传统文化教育 儿童传统文化教育2016年度报告

栏目:教育 2021-11-24 11:06:05
分享到:

"

2016年是传统文化教育复苏的活跃之年。作为从国家学科发展而来的社会事业,在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学术研究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领域,项目成立以来,亲近母语开启了探索之旅。2016年4月,母语创始人徐冬梅的《构建面向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在2016年教育蓝皮书上发表。2016年,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贴近母语,启动了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走访和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两岸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和个人进行了理念和模式分类,从10大类综合分析了当前国内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完成了《2016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年度报告》。

"

2016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年度报告

靠近母语研究所

2016年是传统文化教育复苏的活跃之年。贴近母语举办的第二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和路径。台湾道和实验学校、伏羲教育、日新学校等机构和个人分享了多年的教育经验。以曾郭俊为首的道和读书会,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播种发芽,mainland China台省更是为中国教育的下一步而互相连接。无论是极具东方教育美学的道和学派,还是以推动简约之路为宗旨的简约伏羲教育,还是以培养有中国根的世界公民为使命的探索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接近母语的机构,都是以儿童为中心、充满活力的教育。然而,在600公里外的温州,以王财贵为龙头的“全日制纯读经”运动规模越来越大。今年举办了很多全球读经学校协会,受到了很多企业的追捧。本文将对中国儿童传统文化的各种教育路径逐一进行梳理和介绍,希望能厘清什么才是真正适合儿童、面向未来的世界。

研究内容和目的

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徐冬梅老师在《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徐老师认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儿童为本,服务于儿童的成长。仅仅从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确定教育目标是不够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儿童当下的生活体验,为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它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和可能。

基于此,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古传统,而是丰富当下,面向未来。正如曾郭俊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就没有国学。经典只存在于行动中。书是死的,它们靠人活着。文化是对生命的培养。生活的基础在于童年的生活经历。所以,对于孩子生命体验的丰富性,教育的领域和方式自然是多元的,在多元的表面上,他们应该有相同的需求。偏离这一点,偏离这一点,其实不是对“孩子”和“人”的教育。

本文总结了10种不同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向艺术学习”的方式,“向事物学习”的方式,古代诗词歌赋的推广,汉字文化的阐释,亲近自然、乡土、艺术,扎根民间童谣、故事、历史,吸收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精神哺乳,脱胎换骨的“书院式”传统文化教育,复兴学习、阅读蒙文书籍的方式。最后是狂热的“全职纯书阅读”本文试图让读者看到一幅全面的教育图景,并通过本文的叙述,初步了解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面貌、问题、反思和发展方向。

以吟诵和古诗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入口

徐健顺老师说:背诵一直是中国的基本阅读方法。读语文书,当然要背。

诵经的方法有两种。有规矩的是一个班,按规矩背;没有规则的属于同一类,大部分都是上、中、下调。背诵时,每个句子都可以微调和组合使用,以体现诗风。

徐健顺等老师大力推广和普及念诵,强调和肯定念诵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深刻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对背诵感兴趣,主动学习背诵。其中,教育界也自发开始了恢复诵经传统,将诵经引入教育体系的探索。

2010年,邀请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叶嘉莹先生担任顾问,徐健顺老师、陈琴老师担任编辑,国内出版了第一套儿童朗诵教材《我爱朗诵》。徐健顺多次受邀成立朗诵工作坊,培养朗诵推广和教学人才。薛瑞萍、朱爱超、曹亚男、孔晓燕等老师每天带领孩子们在教室里背诵古诗。

说到吟诵,自然要说到古诗词,两者相辅相成。用古诗词引导孩子亲近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文艺浪漫的方式。

诗的美是分不开的。通过历史故事,结合音乐和电影,突破传统,用新美学解读古诗词,试图复兴诗词的美与雅,玩味“大师”的写作和技巧,领悟一首诗的美。夏昆认为,这样的审美渗透会默默地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老师,比如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小学的舒,扬州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的王淑华等。以这种方式坚持文化遗产。

▲2010年,邀请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叶嘉莹先生担任顾问,徐健顺、陈琴老师担任主编,国内出版了第一套儿童朗诵教材《我爱朗诵》。

汉字中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说文解字》说“作家是对象的基础,而作家的文字则孕育着乳汁和浸泡更多”。“文”是物体的线条和形状,“字”,奶也,命也。意思是生儿育女。“子”的甲骨文字是家里有个孩子。所以,“写”有生生不息的意义。“天地之大,谓之生”,“生与生”是中国文化中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也是人生的价值追求。

可以说,从甲骨文到现在的人物故事,是一部从不同角度讲述的中国文化史。文化一直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另一方面,文字在文化中自然生长,并将继续生长。

推广甲骨文的父亲刘良鹏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接触甲骨文之后,发现每一个汉字原来都有它的故事和渊源,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有趣、鲜活。我也在想,我们的祖先创造人物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一样。他们曾经与自然共存,记录和绘制他们看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回到了我们最早的状态,通过汉字和这些甲骨文找到了我们以前的生活。而且,每个汉字都是这么多种写法。我觉得可能就像文字小的时候用很多方式写出来的一个字,但是它在变,它还在成长,它有很多可能性。”

纪教授认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汉字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相一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汉语相比,汉字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说出来的话就消失了,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写作学者田再农老师将写作与经典相结合,将古典文化教育内化为写作教学,以写作延续六经教学。不仅有教师授课,还有儿童启蒙课程。同样是父亲的刘良鹏,专攻甲骨文领域,设计了一套非常有趣的甲骨文字卡,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更生动地感受到我们的古文字。也让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通过汉字之美,将目光回归到中国文化和历史。

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少儿国学书法教育专家高天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学书法教学体系,提出了以汉字为入口和载体,以书法为输出和展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以中华文化精神为核心,以“千字文”为纽带的“三艺合一”立体教学理念, 教授传统文化课,通过书法艺术传播中华文化精神,他对书法与各种艺术的相似性、书法实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书法与生活实践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甲骨文至今的人物故事,是一部不同视角的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对“知物”的启示

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创造性地继承了把知识传授给他人、与万物为友、以自然为师的传统。国际课程流行的项目学习是一件事、一门课,与事物相联系,贯穿科学、人文、艺术三大领域,构建“物-器-道”的三阶认知。这就是钱枫的“万物启蒙”课程:用“学以致用”的方法全方位教育孩子传统文化的路径。

立足当下,在现代中国,钱枫认为教育要立足中国文化,努力打开学科与文化的边界。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物象”文化。从《易经》中提到的“携物”到《庄子》中的“物”,再到《大学》中的“物”,中国文化对天地人有着相同的观察和理解,强调人要遵循万物运行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他说:“只要汉字和汉语还存在,实物文化的母体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找到适合中国文化启蒙的路径,为这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培养这个古老民族的‘新君子’。”

教育探索的是终极问题,即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万物启蒙”课程是对中国传统小学的继承和创新。在今天的中国,正是钱枫经过多次教育尝试后的回归,才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基础教育,并扎根于中国的整体教育。他意识到对社会的启蒙程度低,所以不需要喊口号。相反,他需要弯腰参与其中,改变每个人对生活细节的认知,这是为了唤醒每个人的良知,让他们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

▲钱枫《万物启蒙》课程:以“学以致用”的方法全方位进行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自然、乡土和艺术方法倡导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何邻里协会的在2015年儿童传统文化论坛上做了演讲。她说:“对我们来说,传统文化首先是一种审美,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何林学会认为,艺术可以用来重建人、自然和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命终究来自自然”的自然艺术力量。

自然不仅是审美对象和学习对象,也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沃沃自然学派创始人金在恒认为,“自然”不仅应该是学习的对象,更应该是学习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可以涉及各种学科和技能。于是,金在恒在上海崇明岛上创办了一所名为女娲自然学校的自然学校。“为什么要考虑女娲自然学派,因为女娲是东亚共同文化起源中的创造之神...她用泥土造人,修理天空,教人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地生活,然后退休。创造之神女娲在人们心中种下了创造的意志和美好的愿望,所以我们东亚人心中有创造的种子。”金在亨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正在衰退,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孩子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在这个自然学校里,甚至在这个生态自然村里,孩子可以慢慢回归到更有创造力和自由的状态。

类似这种“半农半x”的形式,还有弘农书院的“耕读坊”。种地,体验农业劳动,读国学经典,做中小学生自然教育等。他们相信中国文化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2016年,另一个非营利组织“彩蝶项目”也推出了一个名为“源头工匠”的新项目,旨在追溯传统工艺的根源,挖掘其精神和教育价值。他们计划搭建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热爱并迫切需要学习传统手工艺的老师和家长,另一端连接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

▲金在恒在上海崇明岛上创办了一所名为女娲自然学校的自然学校。

扎根民间童谣、故事、神话和历史,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两个永恒的东西,根和翅膀。”

“前者可以从扎根的土地滋养孩子,后者可以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

这就是“彩蝶工程”的意义。2010年初,“彩蝶工程”的“中国童谣儿歌项目”启动。到目前为止,蝴蝶计划已经收集了一万多首童谣。在收集的同时,开始了开发利用工作,包括为童谣插画,开发童谣集、有声童谣、少数民族有声童谣,并尝试将童谣与音乐相结合。

同时,作为儿童读物,还包括“民间故事”。所以,在阅读推广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带领孩子唱童谣、读故事等方式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和机构比比皆是,不仅是“蝴蝶工程”,还有很多老师、家长、出版机构都在为此努力。走近母语在《每日背诵》中,大量的童谣被编选出来,让孩子能够阅读符合自己生活节奏的童谣。在为孩子开发的文学教材《我的母语课》中,专门为孩子设置了一系列中国故事。尝试用故事的形式,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让孩子感受到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

古老的故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面阅读的形式,还应该通过讲述古老的传统,将带有中国古代记忆的古老故事送到孩子们的心中。今年年初,贴近母语,精心编写了12个老故事,命名为“中国老故事”系列,并举办了老故事线上讲述大赛,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讲老故事。

许多学校的老师也在他们的课堂上开展古老故事的教学活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教师吴认为,沉浸在这些故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为此,她制作了“小学中国民俗阅读课”,以课程开发的形式促进孩子的阅读。

▲今年年初,12个贴近母语的老故事被精心编写,被命名为“中国老故事”系列。

“书院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生

至于中国书院的历史,大多数人认为是从唐朝开始的。龚鹏程教授在谈到“中国书院传统”时做了澄清。他说,书院最直接的来源,其实是汉代的精宅。如今“经社”这个名字已经被佛教徒使用,所以大多数人看到它的时候都认为它是一座寺庙,就像长袍原本是唐宋文人的服饰,但现在是僧侣穿的一样。事实上,经社始于汉代,当时老师讲课,四面八方的学者前来学习。

江苏扬州有一所正义书院。2012年,姚宇开始筹建正义学院,他想让教育恢复原状。副校长姚宇教授两门课:朗诵和对联。他组织教师编著出版了《正一派国学》四部校本教材,分别是《妙联》《浩瀚诗话》《趣味汉字》《走进董仲舒》。很多人认为汉学的概念是“传统文化”,而姚宇认为称之为“文化传统”更为恰当。“文化传统”超越时间空,而“传统文化”则承载着时代的烙印。时代在不断前进,语境在不断变化,文化传统确实需要传承。

远在福建,也有一座古书院叫正一派书院,就是今年修缮的福州正一派书院。福州正义书院,原名正义书屋,清同治五年由闽浙总督左创办。作为清代四大书院之一,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以少年儿童为主。他们开发了一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公益课程,希望重新发现古代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针对儿童受众,正义学院强调“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体验,增加吸引力。比如元宵节期间,正义学院推出体验活动,整合了一系列与元宵节相关的元素,比如用灯笼读诗、制作创意剪纸灯笼、在灯笼上解谜等。

除了这两个正一派书院,还有更多的古代书院已经开始复苏。比如无锡国学专修班,今年也在东林书院的晚翠山室开课。著名国学大师南在苏州吴江寺港开设太湖大学堂。《南方周末》资深评论员戴志勇先生,凭借着自己的哲学教育背景、多年的媒体经验以及成为父亲后的兴趣重心,他的视野逐渐从宏观的教育问题转向更具体、更实际的事情。他和几位创始人一起,从一个读书会起家,创办了智仁学院。

▲江苏扬州有一所正义书院。

“以艺为道”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20年前,曾郭俊两岁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她决定创办一所幼儿园。艺术家的父亲曾郭俊把这所幼儿园建得像一个艺术室。后来女儿上小学,他又继续组织小学。慢慢地,台湾道和实验学校开始初具规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一建立。如今,又有一所分校建成,道合20年的探索经验逐渐影响了大陆。

道河实验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核心思路是“心直口快,自然自然,知行合一”。在这样的哲学思考基础上,结合道河多年的教育实践,凝练出“慎独、真实、根深蒂固、终成”的办学态度,通过“用心传心”“用心学”“救命”“知止虔”等“求难、求苦、求慢、求少”的办学方法

▲道河实验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是“直视心灵,实践自然,知行合一”。

以“小学”为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启蒙

柯小刚教授认为,“弟子训导派”过于看重小学,甚至高于五经。“诚实纯粹读经”把小学看得一文不值,两者都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提倡用蒙文书籍作为启蒙读物,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来自四川成都的李莉老师写了一本书《蒙古书讲义》。在介绍中,李力详细描述了自己为什么要读蒙文书籍。

以《门徒规则》为例,江南大学副教授黄小丹曾在2015年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与徐冬梅讨论过《门徒规则》。黄小丹通过大量的考证工作,推算出《门徒规则》的成书时间和出版时间。《弟子规则》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学者。他的同时代人很少有关于他的记录,因为他缺乏成功和其他学术或政治成就。在他死后100年才被发现,《弟子规则》的出版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有一个叫劳乃宣的人,是隶书的创始人,他用《弟子规则》等书来教导农民。那些不能阅读或理解政府法律的成年农民,往往不懂法律。学习弟子规则后,他们可以初步阅读政府法律法规。因此,黄小丹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把一个只有在现代才被注意到,主要是说服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的行为准则,作为孩子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呢?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提倡用蒙文书籍作为启蒙读物,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以“全日制读经”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

杨东平老师在《谈儿童读经与国学热》一文中写道:“20世纪初废除读经之后,提倡读经相当于复古,这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甚至是一种极大的倒行逆施。新中国以后,马列主义思想更加强烈地被打破和新生,传统文化没有立足之地。基于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共识,今天的舆论对国学和读经已经更加宽容。重点不再是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孩子是否应该读经典。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中,问题转向‘不是不会读,而是怎么读’,聚焦于科学有效的国学教育。”

王财贵主张毫无根据的“大量纯经书的专职诚实背诵法”。并坚信这种方法是最符合人性和教育规律的。他认为“全职纯读圣经”是培养真正圣贤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对传统儒家私塾持轻视态度,鼓励和提倡大量不合格人员设立“读书学校”,以圣贤经典之名误导家长、耽误孩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3000所王财贵学派的读经学校。这3000所学校实行的,恰恰是他们所反对的极端、僵化、“应试”的制度教育。所有孩子的唯一目标是进入“李文学院”,他们认为这是最高学府。读经运动只是用传统文化经典完全取代了体制内基础教育的内容,是一个被禁止解释、被强制背诵、被意义锁定、被僵化的经典。

在真正关心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人看来,王财贵的读经运动完全背离了真正的经典教育,甚至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

牟宗三先生在第一章“混沌中成长”中深情回忆起生活空。春天扫墓,在沙滩上翻筋斗,“不知不觉入睡,回归寂静混沌”,自己荡秋千;夏天,“东钻西跑,挖坑爬树,穿墙角,捉迷藏”;秋天,我帮助成年人收割庄稼。“我必须去做,去扛,去捡,去丢。”“我觉得劳动收获是一种乐趣,做起来很愉悦。”冬天,“滑冰、踢毽子、拍球、打瓦,我都要来找泼皮玩具”,晚上,听着晚上骡马归来的杂声,感受“生命的苍茫与休憩”;年底去看戏,体会到“原始的人情,永恒的人情”,“生活的魅力,人格的风采”,“这是最直接的人格,最直接的人生”。

柯小刚说,这些都是牟宗三先生十五岁之前的教育,生命教育和生命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只有在那段时间才是生命,然后就是“生命的代价”。翻看《五十读本》,我们可以看到,牟宗三在每一个学术阶段都会不断地回到童年的生活经历,因为那段经历是他人生的原点,构成了他终身学习和生活的真正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回到原点。

▲孩子该不该读经典,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中,问题转向“不是不会读,而是怎么读”,聚焦国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精神母乳的全人教育

伏羲教育创始人吴鸿清老师说:伏羲教育不是传统文化教育,而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伏羲教育是一种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他们做减法,认为真正好的东西存在于古代教育中。我们的任务是挖掘、研究、学习和运用前人的成功经验,为当代人才的培养服务。伏羲教育继承了古代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其根本途径是通过包容中国文化经典来培养仁义。

它还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孩子的身心发展,通过贴近孩子的母语,构建孩子传统文化的综合教育体系。课程、活动、出版物构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共同支撑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接近母语的阅读从读童谣开始。《每日背诵》作为贴近母语儿童的教科书,承载着贴近母语儿童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儿童母语学习和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认识。当然不仅仅是传统的童谣,还有古诗词、古文以及一些适合孩子的传统经典,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在读。亲近母语强调教师要关注这些传统文化文本与孩子当下生活感受之间的联系。古诗词和吟诵的重要性和推广性,促成了《我爱吟诵》《与古诗词交朋友》《古典诗词吟诵九讲》等书籍的出版。

其次,贴近母语,开发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包括亲近汉字课程、节日习俗课程、讲老故事课程、自然笔记课程、儿童传统文化体验营等等。结合节日、习俗、节气、节日,开发了一系列贴近母语的活动体验课程。比如元宵节、中秋亲子会、端午晚会等。比如在元宵节,我们会给孩子们讲元宵节的故事,让孩子们学会做灯笼,提着灯笼夜游,亲手包饺子。我们还会让孩子们阅读和背诵关于元宵节的诗歌,孩子们通过阅读、游戏和体验自然会了解节日习俗。

此外,接近母语鼓励教师为孩子选择和讲述合适的中国故事。在为孩子开发的文学教材《我的母语课》中,专门为孩子设置了一系列中国故事。历时两年筹备,邀请多位教育深厚的优秀插画师和一线教师,共同创作了12卷本的《中国老故事》系列,包括童话、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各民族故事、人物传说、风俗故事等。

大声朗读打开了孩子天赋的大门,诗歌让孩子感受到韵脚之美。用包含中国哲学的老故事启发孩子思考中国智慧。通过周末夏令营和中国文化体验夏令营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动手体验传统艺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人与自然的结合,让孩子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生命的无尽。

▲贴近母语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与实践——阅读、背诵适合儿童的经典。

结论

无论孩子通过哪种方式接近传统文化,教育者和家长都要牢记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以及他们对孩子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是否存在偏差。康德强调人必须是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人以外的事物的手段。显然,以王财贵为首的全日制阅读运动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手段,以经典为目的。这种原教旨主义狂热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发展。人参能生能杀。砒霜可以杀人,也可以活着。无论是将经典视为古代统治者用来教化民众的工具而全盘否定,还是将其视为拯救生命的良方而全盘接受,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调如何与孩子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日常生活、思维培养等相结合。一旦一项工艺被列为非物质遗产,它就被供奉起来,失去了生命力。一个物体一旦进入博物馆,就与世隔绝,古今分离。让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当代文化,作为抵御现代性疾病的养分,真正在心灵和生活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