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2010年,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在央视《探索与发现》频道首播,让世界领略了沁人心脾的秦岭。
这部电影前后花了一年时间。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进程审视一座山脉,聚焦秦岭人文精神的独特视角,掀起了一股“秦岭热”。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纪录片《大秦岭》的编剧之一、陕西电视台《开天谭》的原制片人白先生,与我们分享《秦岭传奇》。
秦人秦岭秦帝国
——纪录片《大秦岭》中的秦岭传说
主持人:我了解纪录片《大秦岭》,你负责写第一集、第五集、第八集的解说。第一集,你写的题目是《秦岭秦人与秦帝国》。虽然这种解说后来没有被采纳,但追溯秦岭地理历史价值的精神还是颇具前瞻性的。那么,我们先从秦人和秦岭的历史说起。在这篇评论中,你提到了《中国剑桥秦汉史》,在从局外人的客观角度分析秦国胜利的原因时,第一条是“从江南到秦国的几条通道都被山挡住了,只有几个战略关口可以通过。在这些壁垒的背后,秦能在进攻其他国家之前积聚力量。是否可以说秦岭为秦帝国的逐渐壮大提供了地理上的自然优势;没有秦岭就没有秦帝国,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立国之力”?
白:2008年10月从陕西卫视拿来为纪录片《大秦岭》写稿。大秦岭由八集组成。我的任务是写一集、五集和八集。虽然后来没有用第一集,但我最喜欢的一集是第一集,这一集我最努力,最喜欢写。第一集本来叫《秦人的秦琴秦帝国》,主编给它起的名字,我一听就喜欢。本课题是确定秦人创建秦帝国550年历史中秦岭的历史成就,寻找地理的历史价值,但难度相应较大。
白玉旗
关于秦岭与秦人的关系,我决定将秦人与秦岭的斗争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就这样,我发现并证实了一个事实:秦岭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集权帝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帝国诞生于耶稣诞生前200年。秦人因失误而从东方迁徙到西方边境,在周人和西戎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和“护城河”。秦人居住的地区已经到了秦岭残存的脉,得不到秦岭的保护。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中等待命运的奇迹。
公元前771年,秦人紧紧抓住周王室危难迁洛阳的历史机遇,建立了小秦国。从这一年到公元前221年,是550年锻造秦帝国的历史。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是弱秦晓国在长1600公里、宽数百公里的大秦岭保护下的成长。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民族运动跌宕起伏。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是“商鞅变法”,通过“改革开放”使秦晓国强大起来。这一段可以说是“以秦岭崛起为翼”,耗时450年;第二阶段为“以秦岭为轴心的征服”,以小秦国跨过秦岭征服汉中、巴蜀为标志。秦人与秦岭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求山护山、求发展、求成长、求扩张、求崛起,到积极翻越秦岭控制秦岭征服世界,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这个阶段花了100年。在我的思考中,我确立并确定了“秦人”、“秦岭”和“秦帝国”之间的关系。
秦人550年的成功是在秦岭的保护和援助下完成的。没有秦岭的保护和帮助,秦晓不可能走出婴儿期。在冷兵器时代,像秦岭这样高大、险峻、宽厚、绵长的山脉确实对刀兵有阻挡作用。即使军队翻越秦岭,险峻的道路也使军队的战斗力成为强弩之末。《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率领军队“六出祁山”,而《三国志》说是五次北伐,都失败了,不仅是司马懿,还有秦岭。
主持人:看来秦人对秦岭的认识和依赖有一个逐渐增加和加深的过程。比如你提到的,一开始“秦人只利用了秦岭的战略屏障功能,没有开发秦岭的农业文明价值”,直到后来“秦人开始积极开发和转移秦岭的优秀农业文明资源,依托秦岭作为战略屏障”。同时,秦岭在秦霸权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比如在民族运动的转折点上,秦人选择了司马错伐蜀,而不是张仪伐韩的战略方向,将秦国的疆域从秦岭以北扩大到了秦岭以南。550年秦人克服困难,成为霸主,这似乎有一个无形的规律——越是靠近、拥抱、搂抱秦岭,秦人就越是逐渐走向横扫世界,走上太空霸权之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白:有学者认为,三个时代推动秦国统一天下,放弃了我的亮点:一个是孝的时代,标志性事件是“商鞅变法”;第二个是王召时代,标志着长平之战;第三个是嬴政时代,以秦楚之战为标志。在这三个时代里,我认为孝道是最基本、最根本、最智慧的改革。孝道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强国梦。通过大力推行“商鞅变法”,废除了落后的秦国贵族制度。小秦全新的国策只有两个字:耕战。他想用这两个字来实现他成为强国的梦想。
农业生产第一次领先于“战争”。这种半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模式、战争动员模式和社会管理模式都开始向先进的农耕文明升级。其实“耕战”的国策是强国而后称霸,而“耕”则是为了有明确目的的“战”。孝时代的改革对此后的其他两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平之战包围了40万赵军饿死,而秦军有充足的食物和草,持续了两年。秦楚之战是打农业,六十万军队,用了两年时间。如果不是为了农业,游牧民族负担不起。农业为秦帝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关中平原农业文明的起源得益于大秦岭的襁褓。李希霍芬认为黄土高原是“风成的”,所以风从西北吹来。最柔软、细腻、肥沃、最适合原始农耕的黄土在风的尖端,风的尖端被秦岭挡住了。因此,世界上质量最高的黄土堆积在关中地区,中国的农业文明就诞生在这里。这样,秦人文明从放牧到农耕的转变就没那么简单了,意味着“天命”,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宿命。
纪录片《大秦岭》八集
主持人:第五集,纪录片聚焦秦岭的水。你的一个假设值得深思——“如果你把秦岭从中国领土上移走,会发生什么自然后果?”你似乎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长安之所以成为唐以后的废都,与隋唐时期秦岭的生态破坏直接相关。比如你提到“在漫长的历史中,秦岭是建筑材料的遗址,是生活资源的场所,甚至是动荡年代民生的避难所,但历代王朝只对秦岭心存感激,缺乏回报。”长安国家首都地位的下降与秦岭生态有关,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白:“从地图上看秦岭怎么样?”当我把这个问题带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老教授朱石光时,他惊讶地看着我,严肃地告诉我:“那不行,会有灾难的。没有秦岭的阻隔,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的寒流直接相遇,产生龙卷风!美国缺少一座秦岭。”
第五集我第一次写的时候叫《龙脉》。因为不喜欢“龙”的形象,就改成了“命脉”。主编在播出版中正式命名为《感恩秦岭》。我当时的想法是带着“救命稻草”来的。寻找秦岭的水与民族运动的关系,做一个草稿,是我一个月要解决的问题。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长安在唐朝被废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很清楚长安已经成为首都,但不清楚长安是如何被废弃的。很多史书对这个问题都是模糊的,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角度看,大多是宏大的空一般的。
废除都城长安,对唐朝来说是一个痛苦的选择,迁都不像迁都那么喜庆。那么原因一定是当时只能避免的具体困难。数据中这样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唐朝中央政府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人集体前往洛阳进行为期26天的旅行。频率先升高后降低。频率要结合在洛阳的停留时间,在洛阳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在长安吃不到,可以在洛阳吃,说明不是食物问题,而是交通问题。粮食不能运进长安,是因为运输渠道出了问题,从“刚吃”的情况来看,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中国古代,材料是通过水路运输的,陆路运输的成本太高。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时期,汉武帝修建了一条专门运输物资的水路:漕渠,将长安到黄河的路程从900里缩短到300里。到了唐代,渭河的运输能力完全不足,300里运河彻底破产。“关中大旱,无五谷丰登”,不是“五谷丰登”,饿死国家,而是“关中大旱,断绝周济”,困死国家。我觉得这个调查分析能站住脚,于是拿着提纲草稿,向局长请示。总干事认为,该国没有公认的知识,仍在讨论和探索的问题不应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看这集的原因。有点肤浅。我为观众感到抱歉。
主持人:第八集用唐诗追寻秦岭前世。唐诗中的秦岭有李白飞流的壮美,也有王维写的王川的山水田园诗酒。但是,你似乎更注重秦岭的“精神内涵”。比如对王维来说,“秦岭可能是唯一能缓解人生疾苦的地方”。同时,这篇文章的结尾,也是整部纪录片的结尾,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蓝本,说的是“道者尊,德者贵,命者常自然”。秦岭能给现代人什么样的“精神内涵”?《道德经》以这段话结尾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白:《大秦岭》主编说第八集是整个大秦岭的结尾,要用彩色写。和朋友聊天,他们建议秦岭应该以唐诗为代表,唐代诗人应该是我们的作家。他从一开始就想有一个华丽的结局,但现在他似乎已经想好了。我觉得以唐诗收尾很壮美,但量感和厚重感会欠很多。我回去构思,第二次和他见面的时候,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设性的建议:以秦岭的地质构造,秦岭诞生的地质史诗,华山地震,在电影被地质稳定下来的时候,唐诗肯定会向上飘,以上观点得到了总导演的认可。在母亲的影响下对唐诗非常熟悉,也喜欢用唐诗来表达秦岭。这一集结尾,我试了好几次,但唐诗太轻,撑不住结尾。我想到了《道德经》。试一试,因为这一集写得比较快,我可以抽出时间把《道德经》读透。看完之后,我选了两章。因为对自己对经典的理解缺乏信心,他请朋友王东岳来看他,他认为自己选对了。
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以万物灵长自居,企图主宰万物,而要遵循宇宙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遵循“道”的结果是可怕的:天空不能保持晴朗,我怕它会裂开;土地不能保持安静,恐怕会被破坏;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就要结束了;山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会干涸;一切都不能继续生长,它会灭绝的。事实上,他是说,如果人们不遵循宇宙规律,违背自己的意愿,那将是世界末日。
喜欢老子在秦岭的黑暗警告,喜欢用老子的狠话结束大秦岭。
文字|文化艺术新闻全媒体记者刘龙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