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首,基础教育的学位建设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与全国许多地区学生和学校数量减少的趋势截然不同,深圳中小学招生规模连年增长,基础教育规模已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相媲美。
面对逐年增加的就学压力,深圳一直重视学位建设,解决学位短缺问题。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历史阶段,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2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146所,高中阶段新建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
其中,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6万余个。目前,各项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平衡,部分地区学位供不应求。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度较“十二五”提升50%以上
根据民生要求和市政府重点任务,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4.6万余所。截至目前,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0所,正在进行建设工程。
去年12月,福田区创新启动学位供给“双十工程”,建成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和10所永久性学校,用“双十工程”带动学位供给侧改革,扭转学位紧张局面,为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做出新探索。此外,福田将突破学校建设限高、容积率限制等“卡脖子”审批条件,整理用地约14万平方米,建设10栋高标准永久性校舍。
“十三五”期间,南山区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30所,累计增加学位35730个。截至目前,新建、改建、扩建学校25所,增加学位31620个。此外,通过深入挖掘现有空学校,2019年夏季扩大了160多个班级,并增加了8500个学位。
2016年至2019年,宝安区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新增公办学位39850个。与“十二五”期间14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新增1.7万个公办学位相比,学位数量增加了一倍多。2020年新建学校6所,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公办学位12120个。
今年3月,龙华区第二批重大民生和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学校教育项目5个。年内,龙华还将开工建设龙峰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14所学校,预计建成后新增学位2.2万个。
超常高中增加了97000多个公立高中学位
至于高中学位的建设,之前的强度是空。根据《深圳市高中建设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新增近10万个公办学位。《规划》对未来的高中建设做了总体布局和安排,一次筛选出的29个地块保障了高中的建设,意味着深圳加快高中建设、缓解高中学位紧张的“施工图”已经明确。
其中2020年建成3座,2021年建成9座,2022年建成18座,2023年建成7座,2024-2025年新建12座。
到2022年,新增公办高中学位6万余个,2023年至2025年,新增公办高中学位3.7万个。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建设,6年内将新增9.7万余个公办高中学位。
根据市建工部门和各区提交的高中建设进度,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的3所高中均可按计划开工。其中,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室外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6月份送到学校,为开学做准备。今年9月新校区启用,深圳招生人数增加约1300人,总招生人数约2100人;正在进行城市艺术高中的改造;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于2019年底基本建成,学校正在积极筹备今年秋季开学。
目前,有高中建设任务的福田、罗湖、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大鹏新区、深汕合作区,对照市高中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成立了各自的高中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落实各自的高中建设任务;其中,计划2021年建成的9所高中已全部确认设计施工总承包并完成方案设计。9所高中建设单位在搭建临时建筑、场地清理等施工准备方面取得进展。计划2022年建成的18所高中正在抓紧推进方案设计、土地整理、规划调整等前期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办一优一”,高起点、高标准拓展质量度
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教育,不仅仅是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学位。近年来,深圳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提高质量。为实现“一校优于另一校”,教育部门深化办学内涵,提高建设标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从高起点谋划建设学校,让每一所新学校直接进入优质行列。
近年来,深圳集团学校进入快车道,多个教育集团相继成立,成为深圳快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福田区向梅学校揭牌成立,并入福田实验教育集团,成为集团新成员。学校将共享集团提供的优质资源,布局“未来人才”培养策略,构建“云教育+实践场”新办学形态。
自2017年坪山行政区成立以来,深圳中学、深圳高中、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强力引进坪山;新建、扩建学校9所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公办学位2万余个。全面开发实施“精品系列课程”,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一校一优”。
光明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去年3月被光明区教育局正式挂牌。同年,《光明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磅出台,为光明教育未来三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描绘蓝图、确定路径、提供保障。通过深挖内在潜力,积极引进名校合作办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出,特色教育成果显著,教育改革走上了新的道路。
今年9月迎来新年的南方科技大学附中在筹建之初,就提出要继承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新精神,办一所有别于传统名校的未来学校。学校将充分依托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南方科技大学多层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精准有效的教育对接,探索高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