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都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很强的家庭价值观,对提高短期学习成绩、培养长期学习能力有明确期望的家庭,相对能适应民办双语教学的节奏。强烈认同并需要培养“中国心”“中国根”的孩子的家长,会更适合像赫德这样强调中西文化融合、中西文化并重的私立双语学校。需要指出的是,双语学校培养学习者的目标是长远的,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每天、每周都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越来越努力。从这个维度来看,学生和家庭其实都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长期的坚持。
02
2.1选择私立双语学校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学校的知名度和匹配度,包括管理团队、师资力量、学术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否能够满足家庭对孩子就学的长期需求。如果很难在各个层面匹配,家庭需要选择自己最关心的方面进行进一步筛选。如果有的家庭对数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要求,可以选择行业内口碑好的这样的学校;如果体育赛事特别受重视,可以酌情筛选。在赫德,我们强调学生的母语和数学等科目要非常扎实;它还强调学生应该涉猎体育和艺术学科。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尤为重要。学校文化虽然看似无形,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作为家长,他们需要走进校园,亲眼看看学校是如何对待学生的,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校园里是怎样的。在一所好学校里,学生的状态是真实的、快乐的、积极的。有时候他们会打啊打,看起来应该像个孩子。好的学校是多样的,活生生的,有时甚至是杂乱的。家长在参观一两次学校后,要从对学校文化的初步感知中形成一些基本印象,能够判断学校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在赫德,我们强调尊重友好、真实、自然的校园文化,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者,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共同学者;在价值观的引导上,中外教师、行政同事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教学责任。
2.2小学应该考虑学校的哪些方面?
第一个方面应该是学校课程的有机设置。首先是教学课程和无形课程是否平衡。就学校段而言,小学课程在所有学校都是相似的,关键是是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进行有机匹配和设置。比如,在1-3年级小学生汉语母语课程需要打好基础的阶段,是否按年级设置汉语相关学科素养;英语课程也是如此。在开设艺体课的过程中,中外教师是否匹配良好。传统文化教育也很重要。不同的私立双语实施方式也不同。有的单列文化课由专职文化老师授课,有的语文课主要由语文老师授课。
在合德,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既有专职的文化课教师教授,也有语文课教授,由历史和人文的教师对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辅以丰富的跨学科活动,营造多元文化的环境,让学生在当今的国际语境中学习和反思中国文化,以及作为中国人的社会责任。
在中学阶段,要看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双语教学、英语教学的科目是否有条不紊地匹配,初高中衔接课程的要求在六年级到八年级的课程地图中是如何体现的。
其次,要看学校的师资是否涵盖了多样性和高质量两个维度。“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在这个村子里,应该有各种类型、背景和年龄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这将对学生产生影响。此外,学校领导的多样性和国际化视角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3中学阶段应该考虑学校的哪些方面
2.3.1申请海外名校也需要学习成绩好。双语学校如何平衡学生学业成绩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初中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要平衡好。要在核心学科扎实教授学生核心知识和技能,在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中回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中不断挖掘TA的学习潜力。
在赫德看来,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应该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学术能力,而英语的听、说、读、写只是需要和基础。除此之外,他还应该具备探究能力、高水平思维能力和深度写作能力,这些都要在初中学科教学与评价体系中系统设置,并逐步实践。
我们常说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但也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能力发展肯定会受到重视。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体育,有的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和有天赋,有的对历史的某个分支极其痴迷。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深度使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一些学生的长处变得更长,而不是千方百计弥补学生的某个短处。
2.3.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不能脱离国家课程大纲。赫德初中课程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衔接高中国际课程?
很多人认为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大纲和国际课程初中教学大纲是对立的,一个必须放弃另一个。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深入解读教学大纲,就会发现国家级教学大纲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目标与国际先进国家相近。然而,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方式因国家而异,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因国家而异,评价方式也大相径庭。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合德初中,我们将对国家规定的课程和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和补充,以各科学习标准为目标,对各类学习资料进行解构和重组,如科学等学科将以双语学习资料的形式呈现,并以国家和国际高中课程的相关要求为培养和学习目标,在初中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四年。每年各门课程的纵向衔接是和德中学教学研究的重点。通过课程设计,对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评估都是准确的,这种联系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3.3学校是否为升学提供完善的指导,包括申请国外高中和国外大学?与升学相关的具体服务有哪些?
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升学指导,是和德中学对家庭的承诺,包括申请高中和大学。涵盖学生学业指导与建议、标准化考试推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禾禾在英美有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团内很多管理人才都是英美名校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优化的资源将在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3 . 4 IB、A-level和AP学生如何选择帮助自己更好地申请海外学校?
这三个国际项目可以帮助不同的学生进入海外大学。高中生学习能力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未来的学习方向,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高中项目。然而,这三类项目各有侧重。IBDP项目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学术能力,在六个学科组和三个核心领域取得成就。然而,许多老师和家长担心是否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高强度的IBDP学习。
A-level为一些有优势项目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途径。但是他们只学习和参加几个学科的考试,可能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A级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平衡其他软实力的培养。作为一门大学预科课程,AP并不难,可以为去美国的学生锦上添花。然而,除了AP学习和考试之外,其他高中课程需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良好的设计和匹配。
一般来说,教育界的同事都同意,一套国际课程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无论学校选择提供哪一两个项目,家长都应该特别注意如何平衡学生在其他补充课程中的需求。
03
如果学生已经在公立学校学习,什么时候转到私立双语学校更合适?
3.1小学安置
它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如果家里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方向和培养目标非常清楚,孩子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可以考虑年纪小一点就私双语。如果不是特别清楚,可以重点培养一些核心学科的能力,为以后转学做准备。很多家庭会在小学三、四年级选择从公立转为私立双语,在语言和学习方法上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为进入中学做准备。
3.2小升初
许多家庭选择从5岁过渡到6岁。这个时候,学生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进入一个新的体系,一个新的学校,会更加自然。也有少数家庭在孩子上初中后发现孩子无法适应体制内的学校,选择转行民办双语教育。这些家庭和孩子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持久的精力来弥补一些学科基础不足的问题,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
3.3初始增长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有非常好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强,对未来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在日常学习、标准化考试等升学准备活动中分配有限的三年学习时间,在各个方面都全力以赴实现目标。如果学习动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三者缺一都会对留学的最终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学习成绩最终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高考,都不应该指望不努力就能成才。在学习中不劳而获的概率极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的。
04
转学学生和家长应该准备什么?
4.1学生不仅需要辅导英语,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
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都是在用母语学习各门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能力可以转移到英语教学语言的其他学科。在家长要求学生补课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和数理学习。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不断参与公益活动,强化他们对社区和社区中不同人的认知,增加孩子受挫的机会,会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
4.2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做哪些改变?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家校沟通的方式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家长和学校是共同教育的伙伴,这是不可或缺的。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还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传统并划清界限。我们中国人说的“严父慈母”,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在善良和严格之间做好平衡,重大问题要父母达成一致。从小做起,坚持下去,并不容易。国外提倡“强硬的爱”,经常要求孩子说不,拒绝,引导,划清界限,立场坚定。比如孩子追求物质表达,用很多外在的衣服来证明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的独特性和存在性,这是不值得提倡的,需要被拒绝的。这与国外提倡的“无条件的爱”并不冲突。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特别需要我们父母在情感支持的时候无条件的包容,不要一味的指责,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民办双语学校非常注重家长的双向沟通,但家长需要打破一些固定的认知,不要被动等待学校通知;还有,不要以为想积极了解孩子的情况,就是不信任学校,给老师添麻烦。私立双语学校尤其需要家长积极联系除班主任以外的各科老师,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在初中,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他们会刻意与父母保持距离。他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信息将帮助家长在学校建立一个更加立体的孩子形象。在赫德,我们建议家长每学期至少要和各科老师见一两次面。
除了定期的家长会,我们还会安排学生主导的家长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各科的学习成绩、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与家长坦诚分享。家长也会根据《家长指南》提出问题,提高期望值。很多家长反馈,通过这种形式,对自己的孩子刮目相看,更好地了解。此外,学生的每一次汇报表现、学习成绩展示和细致的项目布置,都要由家长带着欣赏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进行汇报,这对孩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很多父母都有计划让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出国留学,但不确定是否合适。他们还建议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向学校寻求帮助,利用好学校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