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这样的比喻。手术麻醉就像飞行。从起飞、飞行到降落,都有固定的程序,总是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稳定是麻醉师的职责。麻醉成功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扬中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孙点评外人知之甚少的麻醉工作。
虽然是周日,但孙和他的值班同事已经在手术室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包括3次肺癌手术、1次宫外孕手术和急诊手部手术。他们早上7点半进入手术室,晚上7点半送走最后一个病人。“疲劳”这个词已经不能形容高强度工作一天后的紧张和疲惫。这是孙和他的麻醉团队的正常工作。
自1995年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扬中市人民医院工作以来,孙选择麻醉专业已有20多年。2013年,孙担任麻醉科主任,恰逢麻醉科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创新。孙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医院麻醉科被评为扬中市临床重点专科。
一个
站在幕后的“英雄”
麻醉科是医院的平台和枢纽部门。如果发展得好,可以支撑很多其他学科的发展。反之,可能会成为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孙介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目前重症监护室是从麻醉专业分离出来的,而重症监护室的掌舵人在很多大医院仍然是麻醉师。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麻醉医生是先行者。麻醉医生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对呼吸、循环和内环境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麻醉师也没有缺席对严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似乎与麻醉不合拍。除了一线插管救人,麻醉师在呼吸道管理和改善缺氧症状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提供了与其他临床医生不同的治疗思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麻醉不仅仅是“打针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这么简单,而是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一次行动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可能是暗流涌动。手术和麻醉本身会对人体环境造成各种难以准确预测的干扰和反应。麻醉医生需要在仔细观察时及时发现异常并果断处理,为手术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麻醉师是“全才”,是手术室里的“全科医生”,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一位孕妇在剖腹产结束即将关闭腹腔时,心律、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微弱。事发突然,负责麻醉的年轻医生一边处理一边呼救。孙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手术室进行增压、扩容、开通呼吸道、心脏按压、人工辅助呼吸等治疗。几分钟后,母亲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母子平安回到病房。这样的“间歇期”在手术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容有半点遗漏。作为科室主任,孙时刻绷紧“病人安全”的弦。从业务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到应急处置实践,他严格要求每一位麻醉师,让他们时刻做好准备,做有能力的人。
2
引领麻醉走出“深闺”
在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检查科经常能看到戴着特色“花帽子”的麻醉师。除了手术室的主战场,麻醉科还拓展到内镜中心、影像中心等科室开展各种舒适治疗和检查,并参与医院会诊和急诊救治。孙开玩笑说,麻醉医生,比如“闺中小姐”,以前都是偶尔出手术室,外人很难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如今,他们的工作触角已经延伸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疼痛是很多人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难题。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慢性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疗干预十分必要。2017年初,孙开始成立疼痛科。他任命年轻的麻醉师外出深造。2017年底,疼痛门诊开业。虽然一周只有三个门诊,但就医的人很多。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大部分终于享受到了无痛轻松的生活。75岁的唐大烨,食管癌术后肋骨骨折,肩背痛严重,睡眠不好,精神更差。在疼痛门诊就诊后,考虑纤维肌痛综合征。经过冲击波、局部注射、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一个月后疼痛越来越轻。唐叔叔的生活完全恢复了正常。
△疼痛治疗
让有需要的患者得到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麻醉服务,是孙的目标。所有骨折患者都经历过骨髓的剧痛,尤其是在活动时。孙及其团队决定引入“预镇痛”技术,将治疗的“屏障”移至麻醉前,全面应用镇痛药物、超声引导下的靶神经阻滞技术等。,从而减轻麻醉前后的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对身体的影响,为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需要去哪里,孙就带领团队在全院“流动”:每周开三家疼痛门诊,内镜中心每天有两名麻醉师和一名麻醉护士配合无痛检查;每位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和术后回访;以及随时可能进行的危重紧急病人的抢救...主动服务带来的不仅仅是患者的口碑,更是专业技术领域的拓展和长足进步。
三
进入“可视化”和“精准化”时代
作为临床专业,麻醉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要求不亚于其他专业。
今年“五一”假期第一天,一位做了15年“换心手术”的68岁老人,因股骨、髂骨骨折需要手术。手术本身并不难,但老年人脆弱的心肺功能使得麻醉方式的选择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多学科会诊的意见是老年人不能耐受全麻和腰麻。经过反复讨论,孙和他的同事决定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当麻醉剂在神经周围准确注射几分钟后,麻醉效果已经显现。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和镇痛剂,老人成功手术,一周后安全出院。据孙介绍,“可视化”技术突破了人们视力和经验的盲区,能够准确地将麻醉药注射到目标神经,从而大大提高了麻醉药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的体验。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为老年人和百岁老人做“换心”手术等难度较大的麻醉药也越来越多。孙和他的同事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成功挑战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超声引导“可视、准确”神经阻滞麻醉
在气管插管以手感和经验为主的时代,肥胖、颈短、下颌小的患者有时需要长时间反复尝试。在此期间一直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不仅有缺氧的风险,还有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会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以孙为首的麻醉团队实施了视频喉镜和电子软镜可视插管技术。视野清晰,插管准确迅速,患者安全,术后咽喉不适大大减轻。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休克状态下的血管穿刺置管也是常规麻醉操作。反复穿刺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会耽误治疗时间。孙肖群的团队开发了超声引导下的血管穿刺技术,麻醉师拥有一双“透视眼”。目标血管的形态和走行清晰可见,穿刺置管可以安全、快速、轻松地完成。
孙介绍,新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各种临床问题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会议、同行交流、在线学习等方式,了解麻醉相关的最新进展,并引入合适的新技术,让麻醉工作“事半功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四
有技术就一定有“温度”
说到手术室,很多人会想到“冷”这个词。难怪陌生的环境,未知的恐惧,还有因为手术需要而暴露身体的尴尬...手术室成了医院里最让人沮丧的地方,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在五年前的冬天,一位回来看望孙的患者的“吐槽”——从进手术室到回到病房,他所有的感受都是“冰冷和恐惧”,这让他深刻反思并生出改变的想法和决心。解决问题,他从“换位思考”开始。孙和他的同事把自己想象成病人,从术前沟通到接诊病人到手术室,再到麻醉和手术,最后到送病人回病房和术后回访,从每一个节点寻找不足,制定整改标准。规定麻醉医师术前必须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解疑释惑;规定手术室的温度必须及时调控;规定输入液体必须加热,无特殊原因;规定手术床上的被褥必须是温暖的...
△腕部骨折,66岁,聋哑独居,在麻醉科超声引导下实施精准神经阻滞。手术结束后,麻醉师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文字图片了解老人是否不舒服
人性化服务一定是有温度的服务,不仅体现在身体的感觉上,更是让患者内心感到“温暖”。术后一位女患者对孙说,我进手术室前真的很紧张。虽然术前麻醉医生和护士给我详细的讲解和交流,但对未知的恐惧真的很难克服,我只能用“死老鼠不感冒”的Q精神安慰自己。但是,进入手术室后,医生护士的温柔体贴超出了我的想象,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感动:因为我害怕肩膀会冷,麻醉手术结束后,麻醉师还用被子把我的肩膀掖得紧紧的,那个动作立刻让我全身心放松下来。既然他们在这个细节上考虑得这么周到,我就安心睡觉了。
作为一线战斗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孙之所以“疲惫而快乐”,是因为他热爱麻醉,享受着这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助人为乐的乐趣。
审核-胡红云沙平海
图形海岸
编辑-子熙
制作-蔡羽刘瑶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自“扬中人民医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