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洪流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现代化以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技术应用为驱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强国富民之道。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世纪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实质是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填补我国现代化的短板。如何实现“三农”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回答的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明白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工业化农业、智慧农业和体验农业并存
现代化正在改变人们对农业的认知。农业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从传统农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初始能量都来自光能。光能向生物能的转化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类定居的基础。因此,中国为粮食安全划出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土农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无土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和甜瓜栽培。既能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替代土壤环境,又能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和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求。具有节水、节肥、省力、高产、优质等特点的人造肉的出现,使人类对肉类的需求不再单纯依靠发展养殖业,而是可以利用动物干细胞进行工业化生产和发展无土农业,这意味着未来获得动植物产品不一定需要土地,而且可能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成本更低、效率更好、质量更高,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承载了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土地将有新的用途,亿万农业劳动者将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
低效传统农业呼唤农业现代化。与工业服务业相比,中国农业的效率极低。正是因为农业的低效率,很多地方的农民才有了“一方不能养另一方”的情况。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市当“农民工”谋生,农村正在衰落。低效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两个转变”。一是农业产业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类食物的获取不再完全依赖土地。农业产业化就是采用一种工业模式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食物。这样一来,将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农业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第二,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推进,农民想要的农业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实现操作流程自动化和大数据管理,增加农业生产的“透明度”,提高农作物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人力资源解放、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现代与传统并存是未来农业的存在形式。现代农业会破坏传统农业吗?不要。传统农业作为一种体验农业将长期存在。首先,中国农村的地域差异决定了传统农业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山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很多地方山高坡陡,不适合机械化耕作。现代化背景下,生产工具可以改进,但低效分散的耕作方式无法改变。传统农业将是山地农业的主流生产方式。第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决定了传统农业将在中国存在几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农耕文明的基因流淌在中国文化的血液中。即使在工业化农业和智慧农业即将到来的现代社会,人们也会怀念传统的农耕文明。人们不能忘记乡愁,但未来的传统农业将与过去的传统农业有着根本的不同。过去的传统农业是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而未来的传统农业由于效率低下,无法支撑现代社会农民的全部生活。它只是农民生计来源的补充,更多的是承载农耕文化传承的功能。它是中国农耕文化体验的“博物馆”。现代未来社会是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的社会。
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会更高,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的农业集体经营不再存在,大片土地也分到了不同的农民手中。随着城乡人力资源价格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农村出现了许多被遗弃的农民。虽然许多被遗弃的农民不种植土地,但他们不放弃承包土地,因为他们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他担心有一天土地会值钱,会损失一笔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可以预计,随着未来30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数亿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废弃地将进一步增加。虽然国家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立,但从理论上讲,土地经营权是可以转让的。但由于农业是低效产业,光是土地经营权每亩就要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农业产业更难盈利,极大地抑制了土地流转和撂荒,其他人无法耕种。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影响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建立有利于土地集中利用的制度,减少或消除撂荒现象,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制度基础
现代农村:精英、职业农民和老年人是农村的主要居民
现代化改变了传统的农村人口结构。现代化改变了传统农业以及农村人口结构。城市化背景下,城乡劳动力价格差异对农村人力资源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大量青壮年从农村流向城市,原有农村人口锐减。留守的主要是劳动能力不足的老人和父母带不走的留守儿童。一些已经进城的人已经放弃了他们原来的房子。农村房屋逐渐成为废墟,一些地方出现了“空新村”。与此同时,一些城市人口利用农村风景优美、生态优美、住房便宜、交通便利的优势,在农村买房或在农村租房。人口从城市流向农村是一种反城市化的趋势。反城市化流动人口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英阶层,他们在城市奋斗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稳定的收入。另一类是城市退休老人,他们在城市有住房,有一定的积蓄,有稳定的养老金,没有家庭负担,渴望空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乡村健身、健康长寿。除了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农业业态的变化也会改变农村人口结构。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后,农村会出现大量闲置土地,有利于集中规模经营。真正的职业农民将不时诞生,以实现30年后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必须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现代化背景下,未来农村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乡村振兴必须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如果只立足现实,不放眼未来,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果只考虑未来不考虑现实,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这既不是专家的理论,也不是政府官员的主观臆断。我们要理解乡村振兴规划的逻辑起点。农村居民的民生考虑主要有两点:第一,农民能致富吗?农民在规划的住宅区有生计吗?乡村振兴是富裕的农村,而不是贫穷的农村。如果没有生计,农民就无法保留。第二,环境是否宜居。未来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来自城市。城市人口选择农村的标准必须是环境宜居性。没有城市环境之外的自然生态,就无法吸引城市人口。针对这两点,在乡村振兴的规划布局中,要做到:一是交通干线方便人们进出,有利于农民生计,吸引城市人口,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区域;二是现有的中心村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对农村原住民有较强的心理吸引力,可以聚集人口。是未来乡村振兴的核心领域。三是环境优美的布局是吸引城市人口的重要场所。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吸纳城市人口。这是未来乡村振兴的新领域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必由之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不足,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低、数量不足,从而降低了农村地区的吸引力。一些农民离开农村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失衡是城市抽走农村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化改变了未来农村人口结构,新农村常住人口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现有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口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需求。改善公共服务需要大量投资,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政府一体化和统筹规划。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乡村振兴离不开良好公共服务的支撑。乡村振兴要努力改善公共服务,这是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道路、水、电、气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达到城市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二是加强经济公共服务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咨询服务和政策信贷等经济公共服务发展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三是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会服务条件。
现代化带来的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给传统乡村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现在的乡村治理主要是以户籍权利为核心的乡-村-组管理体制。户籍带来的村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所有权、社会保障权、集体经济利益等权利的审批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管理者对村民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管理者主要利用这种行政约束力来管理未来的农村常住人口,这将有大量的户籍不在居住村。管理者对这些居民没有行政约束力,传统的管理手段会失效。只有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适应农村常住人口的新管理。一是由村小组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社区委员会。模仿城市社区管理职能,结合农村管理实际,政府安排专职干部到社区委员会从事社区管理工作。二是职能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未来,农村既有本地户籍群体,也有非本地户籍群体。除了不同的户籍权利,他们都需要完整的社会服务。这是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将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与网格化管理方法相结合,准确掌握每户情况,了解每户居民诉求,精准服务,预防事故和犯罪。
现代农民:农业管理者、农业劳动者、小农是新时代的农民
现代化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普及和应用,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大规模集中管理的地方的农耕活动,将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拖拉机会自动在田间来回耕作,播种机会会根据设定自动播种,收割机会自动收割作物并做后烘干处理,农药化肥的喷洒会被无人机取代。职业农民将不再是顶着风雨在田间耕作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协调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的农业管理者和控制计算机维修机械的农业工人,不会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而被完全取代,小农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依然会存在。截至2018年,中国城市数量已达到672个,城镇居民8.31亿人,农村居民5.64亿人。根据2018年版《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增加2.55亿。即使静态计算,到205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超过3亿。这3亿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将无法发展现代农业,但又不忍让土地荒废。他们会用传统的方式培养。到那时,就会是这样一幅画面:有的地区是高效智能农业,有的地区还是传统耕作方式的现代农业。
改造传统农村产业结构是现代农民的必然选择。按照一般的养殖业来说,中国的农业是一个低效率的行业。规模经营虽然可以提高农业效率,但规模经营只能解决少数大农户的问题,仍有很多农户特别是小农户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必须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从单纯的养殖业走向多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第一,不同地区资源优势不同。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可以避开大众化发展路径,发展特色农产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获得溢出效应。二要走一体化发展道路。一个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系的产业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产业,因为养殖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往往是季节性的,很难储存。如果短时间内卖不出去,可能一文不值。只有承接一个行业初级产品的二三产业,才能降低一个行业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三是走绿色发展之路。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也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一个公众焦虑的问题。谁赢得了食品安全的信誉,谁就赢得了市场,让人民安心购买和食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生产绿色农产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生产,让绿色成为品牌,将是提高农业效率的重要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核心是农民现代化。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化不仅需要改变劳动材料和对象,还需要改变劳动者。劳动者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有了现代劳动资料和实物,不了解相关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实现现代生产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的。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农民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农民要学会控制机器,这远高于传统的耕牛和人力耕田的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农民现代化。首先,我们应该培养现代化的观念。虽然两者都处于信息社会,但农民对现代化的接受程度落后于城市。由于农民的认知局限,他们往往会采取观望的态度或者排斥新事物。现代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代表着发展的方向,不能接受现代化的思想。我们不能促进现代化的发展。第二,必须掌握现代技术,这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农民只有掌握现代技术,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现代化。第三,他们必须形成现代生活方式。传统农耕文化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培育了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不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形成现代生活方式,农民永远不会进入现代化。
现代农民迫切需要农业教育体系的创新。现代农民不可能是天生的。他们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中国完整的传统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创新农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农业教育体系。一是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博士、硕士院校和中学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但在近30年的教育改革中,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弱化,部分农业院校合并为综合性院校,农业院校逐渐减少;农业院校非涉农专业有所增加,涉农专业逐渐减少;在招生计划中,非涉农专业项目较多,而减少涉农专业项目中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弱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人才匮乏,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忽视农业的思想,增加农业院校,增加涉农专业,增加涉农专业的招生计划。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改革农林学科课程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削弱传统农业知识的重要作用。原有的传统农业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未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新的农林学科必须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纳入知识范畴。重构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农业人才政策支持体系。由于农业收入差的条件差,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农业专业学生不愿学习、农业专业毕业生不愿下乡的问题。国家要设立农业生免费招生计划,鼓励大学生学农下乡工作,培养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人才
作者:湖北民族大学
乡村发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