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语言: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聚焦主题博物馆的未来:修复与重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未来博物馆要面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为彰显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历史文物,弘扬天府文化,持续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红星新闻网推出“与策展人一起看国宝”系列报道,邀请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单位的策展人。来晒晒自己的宝藏,给大家讲讲“天府国宝”的故事,这见证了成都悠久灿烂的文化。
红星新闻网5月18日报道,“李冰治水”成就了天府之国,“文翁归蜀”的变化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蜀学”的重要源头。秦汉时期的两个四川人写下了造福后代、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今天要讲的国宝文物是蜀学繁荣的见证——《蜀石经》,又名《蜀刻十三经》《石室十三经》。这些石刻经书充分证明了“蜀学天下第一”在古代文人眼中绝不是徒劳的。我们邀请到了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钟玲,为我们讲述这些流传千年的蜀石典籍。
篆刻13部儒家经典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将官方儒家经典印刻在石碑上,被称为“石经”,在统一文字、促进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只有在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国民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情况下,石经才能被印刷和镌刻。
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战乱频繁,地处四川西南部,成为相对和平的乐土。后蜀郑光元年,为了推广儒家经典,蜀相吴赵一开始主持刻石取经。四川著名书法家张德昭、孙手书奇石,并邀请技艺精湛的工匠反复雕琢。直到200多年后,篆刻才完成。
《李周》、《论语》、《孝经》、《易经》、《公羊传》、《礼记》等十三部儒家经典,都刻在1000多块石碑上。
从此,儒家经典文献总数正式确立为十三经,这决定了后来中国儒家经典体系的基本格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经学展览。然而不知何故,从南宋开始,就没有了石经的记载。
钟玲介绍,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人们为躲避日军轰炸,加宽了老南门的城墙,挖掘出了近十块石质经书。虽然石头损坏了,但漂亮的正楷依然清晰可见。经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鉴定,这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后蜀石经》残石。这也是南宋以来《蜀石经》第一次重现。
历史上最早的教科书
如今,四川省博物馆收藏了七件《蜀石经》,每件都有几十厘米的大小。在四川省博物馆文物库房,记者看到了两件《蜀石经》。记者发现其中一件作品上刻有“两人式当你死的时候……”和“尽你最大的努力在海里……”。记者通过辨认发现,这些话出自《尚书》,是周公劝勉召公的一段对话。这一段的全文应该是“喔!当我是本尼迪克特的时候,是两个人,我请了一天假?我是县丞文余!不冒险,海隅出太阳,你却不给。”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在这部残缺不全的《石经》中,对应的文章句子也用了双线注释,便于理解。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件作品是《书经》的一部分,书经是公元938年由书香和赵昭主持的。”钟灵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七大碑刻,如东汉西平石刻经、曹魏正始石刻经、唐代开城石刻经、舒梦郑光石刻经、北宋嘉佑石刻经、南宋绍兴石刻经、清代乾隆石刻经。《后蜀石经》字数最多,出版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据了解,目前除《唐开成石经》和《清甘龙石经》基本保存完好外,世界上仅存少量残石和拓片,因此这些《蜀石经》残片弥足珍贵。
钟玲告诉记者,记者看到的双线注释是《蜀石经》与其他石刻的区别。一般的石经只有经书,而蜀石经各有特色,既有经书,也有双行注,并加以注释和镌刻。“第一次,除了经典之外,石碑上还同时刻着石经,方便大家阅读理解。这样,石经就有了教材的功能。如果学生看不懂文章,可以看笔记,但是如果看不懂石经,也可以看石经。”
事实正是如此。蜀石雕刻完成后,竖立于蜀郡最高学府文翁石室,吸引了学者、收藏家、金石爱好者等。,并以拓本的形式影响着学术界。后蜀石经的存在,充分证明了古代学者眼中的“蜀学天下第一”绝非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