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复学,但面对防控新形势,没有丝毫放松的余地。自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人经历了恐惧、抑郁、失眠、孤独、无助、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本报特约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赵国秋教授,请他帮助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尽快走出心理阴霾,以健康阳光的心态面对当下的生活和工作。
赵国秋教授是中国精神卫生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精神卫生协会主席、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赵教授尤其擅长心理危机干预和咨询。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的团队已经接听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千人的电话咨询和心理帮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特约记者: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各行各业已经开始有序复工。但是这么长的假期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什么影响呢?
赵教授: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春节假期比较长,应该是正常假期的6倍多。当一个人突然从紧张的工作中放松下来,持续这么长时间,特别容易引起“假期综合症”,人会变得松懈、懒惰、懈怠。这个时候复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疫情的严格控制。比如戴口罩、在门口量体温、间隔一米多排队、一人一桌吃饭等。,都容易引起新的恐惧;添加从不同渠道反复获取的干扰信息,如无症状感染者、病毒携带者、输入病例等。,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起负面情绪,这本身就包含焦虑、紧张和恐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首先影响了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风险情绪上升过多后,主观幸福感会下降,使人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如果继续下去,你会觉得越来越不开心,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除了快乐,这种负面情绪也会影响睡眠,比如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
特约记者:你认为上面提到的现象会有什么后果?
赵教授: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效率的下降,可能导致人懈怠、懒惰、注意力不集中。在负面情绪的持续影响下,除了效率下降,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信任的下降,以及怀疑这里面有病毒,那里面也有病毒,所以这个时候会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和谐的受欢迎程度、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下降,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现象。
特约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处理甚至解决这些问题或情况呢?
赵教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据心理学原理,持续的自我心理调节一般可以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况。然而,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人和群体需要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因为专业性强,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来完成。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方法有很多,如稳定技术、认知重建技术、心理支持技术等。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个易学有效的放松方法,非专业人士可以很快掌握。也就是“安全岛”鬼点子:鬼点子对不安分睡不着的人非常有效。
想象这是一个只属于你的“安全岛”。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沙滩上或大森林里。当你到达海滩时,你举起沙子,把它做成一张床。然后我躺在用沙子搭建的床上,听着起伏的声音。整个过程中必须闭上眼睛。
此外,还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你只允许在想象中的海滩上,包括动物。你可以一个人躺在这里尽情享受蓝天白云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让你彻底进入这样的角色,很快就能平静下来。你可以一天做一两次。
想象走进森林,首先要确定森林是安全的,想象自己用枝叶铺了一张床,然后你会躺在这张床上,静静地欣赏着鸟语花香,还有树梢传来的温柔阳光,让阳光照耀着自己,然后静静地呼吸。这就是冥想,任何人只要努力思考,都可以进入这种状态。如果你保持这种状态5分钟或10分钟,你就能体会到放松带来的快乐。
特约记者:有一个话题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那就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有些人复工后会面临失业或者工资下降的情况,甚至会产生悲观情绪。赵教授,在你看来,人们应该如何缓解这种情绪?
赵教授:严格来说,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各国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例如给予补贴、减税和降低费用。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我也可以提出一些心理建议,那就是行动原则,就是可以召开家庭会议,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聚在一起参与讨论,把个人的压力变成家庭的行动计划,不要独自背负巨大的压力,否则后果会很糟糕。如果你有钱,你可以用它生活。如果你没有钱,你可以用它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困难是暂时的,但生活还是需要继续。
特约记者:你对重返工作岗位后的个人心理自我调节有什么建议?
赵教授:首先,个人要加强自己的心理整体能力,也就是控制现状困难的能力。一个人什么时候最焦虑?什么时候压力最大?并不是难度越大,工作量越大,就会越焦虑,而是当一个人面对这些问题,无法统筹,无法控制的时候。因此,加强自我心理协调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些不确定因素,减轻压力和痛苦感。如果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是一个小问题也会发现很难克服。每个人都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感情。否则一旦失控,他们心中的压力和恐惧就会明显增加。在当前的疫情下,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政府,相信医护人员,疫情就会得到彻底控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看到武汉数万医护人员没有感染,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完全可以避免感染。了解和理解这些,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协调能力,主动配合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防御措施。
第二,隔离不能孤立。隔离是必要的控制措施。比如上班的时候,有一个人的桌子,下班不能去,还没有社交活动。事实上,这是一种隔离。这个时候,不要孤立自己,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比如电话、网络、社交媒体等。,每天至少要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联系沟通三次,了解对方的情况并报告对方的平安。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沉默的孤独者,所以让自己进入抑郁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避免阅读一些负面报道。每天了解主流媒体报道的疫情基本信息就够了,避免因触景生情造成的心理替代创伤。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看更多放松的东西,听轻音乐,看书。前几天接受媒体采访,题目是“用阅读抚平焦虑”。
第四,运动。一个人的情绪脆弱和情绪波动是有物质基础的,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些“快乐物质”,比如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有创造力。如果这种物质的分泌水平不够,一个人就会陷入抑郁和焦虑。经过科学实验证明,如果每天进行30分钟到45分钟的快速、规律的运动并流汗,可以有效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大脑中“快乐物质”的分泌。晚饭后出去40分钟会让你感觉轻松愉快得多。同时可以刺激松果体分泌更多的褪黑素,更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我认为,心理知识的普及应该在企事业单位进行,让员工懂得思考和做事,积极改善心理状态。这应该比发奖金更实惠、更有用。
特约记者: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居家办公效率?
赵教授: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找到自己原本的生物钟节奏,避免昼夜颠倒,学会在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你还应该创建自己的办公区,它应该与生活分开空。保持专注的工作状态,静静的执着于当下的任务和目标,工作学习的效率会提高,效果会明显。当然,我们要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和他们达成共识,通过“合同三章”来确定我们的办公时间。
在家工作太多会导致注意力分散,缺乏监督很容易导致工作懈怠。因此,重视自我效能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每周和每天的工作计划,对任务进行量化和分解。每周每天总结计划和实施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第二,工作中不要过多关注无关信息。工作过程中暂时与手机分开,指定专门时间处理需要手机解决的事务或了解相关信息。
第三,如果你的自律性不强,可以放一个物品代表领导,想象领导在监督自己,从而约束自己。
第四,合理使用线上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适当奖励自己。你可以在阳台上吸一口新鲜的空空气,或者在任务完成后犒劳一下自己,玩一玩游戏,帮助自己高效工作。
特约记者:疫情期间,社会活动基本停止,很多人在家工作。夫妻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和问题,比如吵架、冷战。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赵教授:夫妻长期生活在一个小空房间里,彼此没有距离感。很多个人隐私和习惯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暴露出来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他们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再加上疫情对人的心理影响,会出现一些负面问题,比如争执、猜疑、争吵、冷战。吵架吵架是一个常见的宣泄过程,相当于扔垃圾。然而,我们也应该在争吵中谈论科学。“科学吵架”有三个原则:第一,吵架仅限于夫妻之间,必须是他们自己的事。二是叫“实事求是原则”,即实事求是,绝不涉及与此无关的任何事情。第三,所有的解释都做好了,也就是情侣可以说话,重新和好。心理学上有一个共识,如果夫妻在72小时内不说话,就会逐渐陷入冷战状态,解决起来会更加困难。我在这里有一个战略建议。事先,夫妻俩可以约定每次吵架后先轮流发言。这次你先说,下次他先说。这个策略相当实用有效。
总之,在疫情期间,家庭生活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虽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但只要沉着脸,正确理解,良好沟通,适当应对,一切都会顺利。
特约记者:在此期间,孩子和家长长期处于相对狭小的空房间。会不会有情绪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学习在线课程。参加网络课程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赵教授: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这期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家长不要太担心。有时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内驱力。所谓“内驱力”也常被称为“精气神”。孩子的自律性不够,家长要给孩子设定学习目标,目标要略高于孩子目前的情况。话说回来,家长也要自律,起到表率作用。比如家长让孩子学习,整天拿着手机看,孩子肯定会不满意,会有抵触情绪。这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达成协议。比如父母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孩子可以玩半个小时?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课表,充分恢复孩子上课的学习节奏。除此之外,和孩子讨论一个“约定”也很重要,比如明确每天起床睡觉的时间,近期要完成的目标,做错事的惩罚,用语言表达这个约定。
对于上网课的孩子,我建议家长鼓励孩子每天写自我监控日志,下班回家和孩子讨论当天的结果。如果孩子达到了目标,他会得到奖励,否则,他会按照约定受到惩罚。如果父母不在家,可以把小猫小狗等一些玩具放在孩子的书桌上,代替爸爸妈妈“监督”孩子。
采访后记
赵国秋教授是浙江诸暨人,在一次采访中,他像个男人一样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用词温和流畅,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教授强烈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同时又不乏幽默风趣,他的人文素养也处处体现在细微之处。面对当下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相信赵教授的解读和建议一定会给读者一些提示和启发。
4月1日,赵教授在浙江省康复医学中心接受央视新闻关于“疫情”的采访。赵国秋教授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在疫情期间开通心理热线的单位,近两个月接待访客超过700人次,时长超过1.4万分钟,106名心理医生在线解答了疫情引发的各类情绪、行为、心身反应和亲子关系等问题。
赵教授还介绍了浙江省精神卫生协会录制的“协议管理技术”科普视频。除此视频外,全省专家录制了25个心理调适科普视频,在武汉方舱医院、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数字视频终端、地铁等广泛播放。,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疫情后期,浙江省精神卫生协会将继续开通心理热线,加强心理科普,通过复工复产后和疫情后的心理调适,精心守护群众,让人们以健康、积极、和谐、快乐的面貌迎接疫情后的生活挑战,迎接美好的明天!
本刊专访/特约记者王冀耕
健康与美容原创/编辑部
版式设计/赵淑玲、杨
比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