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学习汉语发音的基础,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也是学习汉语的敲门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书写汉字是最重要的,但学生往往会被拼音所迷惑。比如很多学生往往分不清首字母B、P、D、Q,所以可以把“币”读作“地”,把“气”读作“毕”。
此外,地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发音。比如北方方言多种多样,但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相似度较高,发音差别不大,所以不会有明显的发音错误,最多加方言口音。但南方方言丰富复杂,广东省却有三种方言:“白话”、“潮汕话”和“客家话”。
此外,南方方言的声调不一致,声调忽高忽低,声调忽长忽短,使外国人完全看不懂其中的规律。现在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是北京,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明清时期的都城。因此,北京话影响广泛,成为全国人民公认的普通话。
然而,南方方言从未被认可,也没有获得官方地位。所以南方方言参差不齐,始终不能统一,导致南方人总是读不准拼音,经常让人发笑。虽然地域差异会造成发音不规范的问题,但稍微努力就能练就一口流利标准的口音。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于是问题来了:古人是如何读书识字的?
拼音是辅助汉字发音的重要工具,汉字由拉丁字母和不同的拼法组成。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用拉丁字母拼出汉字的读音。《西文奇迹》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母汉字拼法,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著。
公元1626年,金里奇在利玛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注音方案,出版了《西方儒学的眼睛和眼睛》一书,这是一本帮助西方人学习汉语的著作。但以上方案均以“北京官话”为基础,仅适用于北京语音拼读。19世纪初,广州传教士马礼逊根据广东方言编写了《汉语大词典》,这也是最早的汉英词典。
后来,不同地区的方言被设计成不同种类的教会罗马文字,主要用于传教工作。1867年,韦德出版了《你的收藏中的语言》,记录了事物的中文名称、地名和拉丁拼音注释。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设计了一套音节拉丁字母,主要用于拼写方言。
针对汉语拼音,我国开展了削音标运动和新字运动。1840年后,很多仁人志士认为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救国救民,而教育不能普及的根本原因是汉字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此后,长达20年的削音标运动展开,“传音快字”“拼音刺字”“普通话和声字母”等节目相继出现。
切分字的创作者和倡导者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切分字能与汉字配合成为一种新的音标,但这种想法最终无法实现。新写作运动爆发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拉丁新写作是苏联创造的。193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拉丁化研究会”,在随后的21年里,中国建立了300多组拉丁化的新文字。
蔡元培、鲁迅、陶行知等文学作家联合发表了《我们关于提倡新人物的意见》一文,表达了对新人物的支持和倡导。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正式成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选择哪些字母。
1955年,世界语学者叶来石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总结了六个拼音方案的草案,但这些方案在国内的实施效果并不好,所以中央最终通过了拉丁字母方案。同年11月1日,中国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汉字改革委员会也收集了外界的意见,甚至参考了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建议。直到1958年2月11日,中央才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将其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同年秋季,该计划已进入全国各地的小学教室。
该方案吸取了以往不合格拼音方案的教训,以及罗马化、拉丁化新语音方案的优点。是国内最成熟、最完善的拼音方案。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专有词的国际标准,标志着这一方案已经从汉语标准发展到国际标准。
195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表了题为《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好处,称它适用于我国的现状和发展。此外,报告还认为,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可以对汉字改革提出意见。
虽然古代没有拼音字母,但也有不同的注音方式。读若法是一种用汉字注释汉字的方法。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第一部用“读若法”注释汉字的著作。比如《说文解字》记载“雷,输对方,...读读Ruolei。”
用“雷”标记“雷”的发音,只要会读“雷”,就知道怎么读“雷”。但是读rufa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就是不能完全体现汉字的正确读音,有些读音过于相近,会造成读音混乱。东汉末年,古人在读若佛的基础上创造了直音法,减少了读音混乱的问题。
直音法是用发音相同的汉字来标注未知字符的方法。比如很多人不知道“亏”,但如果用“年”字做注音,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直接发音法虽然通俗易懂,但也有和读if法一样的缺点,就是一个汉字没有同音字是很常见的。
例如,人们找不到“失去”这个词的同音字。读若法、直音法实施后,人们发明了反切线法。三国时期学者孙艳的《尔雅·伊尹》是第一部使用“反裁法”的著作,作者孙艳也被称为反裁法的创始人。
隋唐时期,反割法逐渐完善,沿用了1500多年,直到近代才被废除。反切法是将两个汉字的读音组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的方法。比如《康熙字典》记载“檀为干切”,而“檀”字的读音是将“土”字的首T与“干”字的末an结合起来。
汉字注音运动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它已经取代了反切法,成为汉语注音的主流,甚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对中外学生理解汉字、学习普通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汉字注音通俗易懂,几乎没有缺陷,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