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禅城大匠”推荐命名活动已完成初审。经过专家组反复审议,100多名申请人中有30人脱颖而出。禅城发布专栏,讲述入围者的匠心故事。
四
邓艳萍:用剪刀剪出佛山的故事
轮廓
邓延平,佛山第一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功夫剪纸”首创,将佛山的功夫文化与剪纸文化相结合,让佛山的两大文化名片享誉海内外。2018年被评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邓艳萍:用剪刀剪出佛山的故事
一大早,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艳萍就在家中自习室的书桌前打开了自己的工具包,挑选了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和一把铜凿开始了一天的创作。
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具,却成了她手中富有创意的“神器”。经过几次转身和切割,瞬间就能创造出一些神奇的场景;一张普通的铜箔,用铜錾反复敲击,就能打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铜錾剪纸的立体空房间。
在学习民间剪纸的17年中,邓延平始终坚持自己的匠心,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她在佛山首创“功夫剪纸”,为功夫和剪纸在佛山的传播做出了贡献。2015年,邓艳萍正式拜佛山剪纸大师梁智彦为唯一弟子,并持续提升创作能力。她牢记老师“用作品说话”的教学,不断通过剪纸讲述佛山传统文化的故事。至今,她创作了无数反映佛山民俗的作品。
坚决转向民间剪纸领域
2002年,一个“跨界”的选择,让邓艳萍走上了长达17年的剪纸创作之路。
早在1984年,学美术、装饰的邓艳萍,毕业后就去了梧州市第二幼儿园,做专职美术老师。1991年,她回到佛山,在佛山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当美术老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她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也让她思考幼儿教育的模式。
“当时孩子们上美术课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画画,然后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略显薄弱甚至缺失。”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给下一代?当时邓延平经常琢磨这件事。
2002年,邓艳萍提出了剪纸可以应用于教学的想法。然而,邓艳萍并不是一个出身于专业阶层的剪纸艺术家。他进入剪纸行业完全是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了充实自己,她毅然离开教学岗位,开始学习民间剪纸。
因为她并没有真正向老师学习,只能自己探索学习。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她刻苦学习,不断从作品中总结创作经验。“对我来说,每次完成一项工作,我都会总结前一项工作的得失。”邓延平说。
研究结果在一年后得到了反映。2003年,她成立“邓艳萍剪纸工作室”,开展剪纸教学。从此,邓艳萍开启了与“剪纸”紧密相连的教学与创作之路。
2005年,一幅原创剪纸作品《希望》获奖后,邓艳萍发现自己也能创作出好作品。经过反复学习,她的创作灵感失控,原创作品频频出现,最终得到业界认可。
学无止境是邓延平的座右铭。那时她已经很出名了,但她仍然没有停止学习和创作。
在创作铜凿剪纸时,邓艳萍发现传统的铜凿剪纸没有大面积空那么白,而且非常精致。但如果选题不同,制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于是,她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主意——如果你能在铜凿剪纸的基础上,在珠线的两侧分别雕刻空,然后在雕刻处选择相应的彩纸粘贴空,即在纸上写上颜色和线条,就能使铜凿剪纸具有立体感,呈现出与原作不同的效果。
这一想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果不注意空,珠子就会被破坏,造成不好看的珠纹。因此,控制边线的距离并不难。”
为此,邓延平苦练,花了大量时间尝试,终于成功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在创新铜凿剪纸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此外,通过反复实验,她成功创作了一批几十年来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佛山染剪纸,并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热爱功夫打造佛山“功夫剪纸”
十年前,从事民间剪纸创作的邓延平接触到了佛山剪纸。当时她对佛山剪纸的第一印象只有:线条很细。
之后,她开始阅读各种史料,在千余次的创作尝试中不断了解佛山剪纸。“创作能讲述佛山传统文化故事的剪纸”的想法应运而生。
2004年的一天,她和儿子在家里看功夫电影毫不留情。“当时只有10岁的儿子突然跟我说,佛山好像没人做过功夫主题的剪纸,你可以试试。”儿子的话给了邓延平一个启示。
但在此之前,邓艳萍对佛山功夫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武打片的片段。“想做一个功夫题材的剪纸,一定要让自己多了解佛山功夫。”为此,邓艳萍开始关注佛山功夫,并搜索了大量相关的武术资料。
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在佛山,她与吴京社区的联系很少,很难获得更多的信息。
事情偶然好转了。在佛山吴京体育协会成立90周年之际,她结识了吴京体育协会的主席和大师,从此有了更多了解武术套路和动作的渠道。
带着一股子干劲,她开始致力于“用剪纸展示佛山功夫”的创作。
但创作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因为每种拳种的表情和精神都不一样,所以人物的表情一定不一样。”这使得不以人物塑造为特长的邓延平举步维艰。
2012年,一幅1米长的佛山功夫题材剪纸《佛山有吴京》,一幅2米长的《佛山永春拳》诞生。作品《佛山有吴京》取材于佛山特色景点,如中山公园吴京俱乐部、李秀湖等。其中包含咏春、洪拳、太极、蔡立佛等七种武打拳种,作品中的人物颇具动感和故事性。
通过这些作品,邓延平让佛山的功夫文化和剪纸文化同时闪耀。“中国功夫享誉全球。希望佛山剪纸也随着咏春的推广走向全球。”邓延平说。
爱和正义将传承工艺
除了创作剪纸,邓艳萍还热衷于公益,通过动手教学传承传统工艺。邓艳萍坦言,只要有人想学剪纸,这门手艺就可以不断传承下去。
在佛山各大非遗展览和公益教学场所,几乎都能看到邓艳萍的身影。“如果有单位邀请我参加剪纸教学,我责无旁贷。只要有人想学剪纸,我随时欢迎。”2015年以来,禅城区妇联持续开展爱校活动,邓艳萍成为免费教育第一位、最频繁的老师。在她的耳目之下,她的儿子也成了爱心学校名义上的老师,教孩子们学习剪纸。
自主创作是邓艳萍剪纸教学的关键词。“孩子的想法是最纯粹的。我教他们最基本的剪纸技巧,不固化学生思维,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创作的作品也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
邓艳萍对剪纸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看来,追踪和脚本只是主要的学习方法。想要创作出有“灵魂”的剪纸作品,从图形创作到故事情节都要注入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照搬。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邓艳萍将讲述佛山民间剪纸的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佛山的民间艺术。“作为非遗剪纸的市级传承人,一定要在传承手艺的同时,真正还原历史,让下一代对佛山文化有深刻的了解。”邓艳萍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佛山剪纸。
06
刘冰:80岁的工艺美术大师,还在创作
轮廓
从事石湾陶塑创作60余年,是佛山石湾陶艺家刘胜基家族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宽敞的工作室里,靠墙摆放着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陶器作品。靠窗的木桌旁,刘冰静静地坐着,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泥人,调整修改线条质感。
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冰的日常工作写照。工作了60多年,今年80岁的刘冰,依然每天去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二楼的工作室创作陶艺。对他来说,陶艺雕塑的创作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紧紧抓住
“爱好让我写作了60年”
入行前,他从未想过做其他工作;工作后,即使在低潮期,他也从未想过转行。无论是受家庭的影响,还是自身性格的影响,刘冰从小就对“道”产生了依恋,并在随后的60年里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冰出生在一个陶瓷家庭,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和哥哥刘泽棉玩“泥巴”。“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石湾陶瓷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5年,石湾成立陶瓷工艺生产合作社,16岁的刘炳成成为第一批员工。后来几经变迁,合作社变成了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他逐渐成长为石湾陶瓷的领军人物。
坚持一种兴趣并不容易。刘冰回忆,进入合作社后不久,就负责胚胎修复和模具制作。到1959年,他开始从事陶艺创作。“文革”结束后,刘冰回到车间从事一度中断的陶艺、雕塑创作,创作热情失控。
“当时公司没有奖金,我们也没有想太多。我们整天想的是一心一意去创造。”在梅涛工厂的池塘边,每个客人都被罗汉的生动形象所折服,这是刘冰和他的兄弟刘泽棉在1991年创作的《十八罗汉》的放大版。
那是刘冰创作的巅峰时期。十八罗汉数量多,动作复杂。为了把工作做好,他忘了吃饭睡觉。除了白天工作,他还会回到车间继续晚上和周末的工作。“不要做,或者马上做。”刘回忆起创作带来的快乐。直到现在,他不会打麻将,也不会打扑克,“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只关心创作”。
创新ˌ革新
“要研究分析,想办法做好”
“创造不可能一帆风顺。”采访中,刘冰多次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作为一个陶艺和雕塑的创作者,他不能跟随别人,而必须做研究和分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这种热爱学习、钻研的态度贯穿了刘冰的创作生涯。
文革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石湾娃娃的创作没有明确的概念,手法也比较简单。“当时梅涛工厂组织专家讨论,提出石湾风格严重同质化,不多元化。这些观点对我影响很大。”刘冰说。
从此,刘冰努力寻找自己的创作风格。1978年,他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和吸收叔叔刘作超的艺术技巧,创新性地用珐琅釉制作石湾娃娃。他的作品《李佛洛汉》深受好评,成为他的成名之作,1982年获国家艺术设计一等奖,1983年获全国陈设陶瓷同行业质量鉴定一等奖。
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刘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最擅长的就是人物塑造。在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背后,有时他工作室里一面1米多高的镜子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准确还原人物的肌肉、骨骼、肌肉等线条比例,刘冰在关键时刻对着镜子模仿各种作品中使用的动作,如单脚跳跃、垂直骑马等。
华佗五禽戏创作期间,刘冰甚至去医院、诊所请教老中医。“老虎、鹿、熊、猴子和鸟,我都仔细观察和模仿过这些动物。”为了寻找灵感,最大限度地捕捉和还原人物,他经常逛书店,买专辑。即使去敦煌等地旅游,也不忘在当地购买敦煌石窟画册,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参考。
到现在,刘冰每天还在想着创作新的作品。“这么多年我一直有一个遗憾”,多年前就想创作《蔡伦纸》的刘冰说,但“想了十几年,画了很多图,还没想好怎么表现,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拍出来”。
遗产
“石湾娃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石湾娃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活到老,学到老。”刘冰多次向记者强调。不仅是他,石湾娃娃也是刘冰祖孙血脉中的重要印记。
在石湾乃至全国,“刘胜记”享有良好的声誉。它不仅是晚清的一个店名,也代表了石湾娃娃技艺传承数百年的刘氏家族。早在清同治年间,顺德人刘来就迁居石湾,他的儿子刘创办了“刘生记”家族式店铺。后来,“刘圣基”的几代传人开创了陶塑创作的先河,成为全国少有的世代数量最多的陶家之一。
百年来,陶瓷雕塑创作的艺术手法在几代家族成员手中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突破,但对陶瓷雕塑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始终如一,凝聚的工匠精神早已融入家族基因。
几乎每个刘家孩子的创作火花都是从“玩”开始的。玩陶艺是每个刘家孩子的童年游戏。“我爸爸手里有一小块泥,一块是这个形状,一块是另一个形状。”刘冰的大女儿刘雪岭现在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但她仍然无法忘记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粘土的情景。刘冰鼓励孩子们在玩陶艺中培养兴趣,独立创作。在他看来,孩子充满想象力,造型和釉色大胆,不受限制。这样的创新精神在陶艺创作中尤为可贵。
刘冰对陶艺和雕塑创作的态度和理念深深影响着他的孩子们。在刘雪岭看来,父亲刘冰不仅是她事业的引路人,也是她创作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参加陶塑作品展览,一起讨论分享创作心得,是她父女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即使我父亲看过一个好展览,他也会让我再和他一起去。”。
“我父亲非常注重细节,努力理解所有的环节。”刘雪岭最欣赏的是她父亲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张骞通玉”在2018上海“一带一路”名品展上展出。创作这部作品时,应该带上张骞的权杖。他父亲考虑了许多因素。除了张骞和马的姿态,他还考虑了当时的环境。,人物的精神面貌等。"
刘冰说,“艺术没有尽头,希望继续探索各种题材的创作。同时,我的孩子们继承了自己的技艺,在创作特色上真正体现了石湾娃娃的魅力。”
“禅城大工匠”初审名单
名称、单位和职位
王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王瑞明海天公司设备厂质量控制经理
佛山市禅城区邓延平艺术工作室工艺美术师邓延平
佛山市凯文玛索石砖有限公司产品美学冯凭总工程师
广东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装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任少东
刘炳石湾梅辛陶瓷厂艺术顾问
佛山市禅城区创业职业技能学校首席培训讲师蒋新灿
广东瑞江云计算有限公司R&D部总工程师麦健
广东美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杜威安副总经理
李张槎街道农产品检测和动物防疫检疫站食品检查员
李涛佛山市冠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华良佛山陶瓷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钢研究院院长
吴佛山市禅城创业职业技能学校常务副校长
佛山市禅城区供电局配网综合班副班长吴
邱军鹰公司河源二厂副厂长
范安琪佛山大唐陶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罗焕军,佛山市中影电子有限公司R&D经理
佛山市郭华光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良成
庞文忠,石湾梅辛陶瓷厂艺术顾问
庞佛山市过滤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佛山市山治精密机械厂总经理郑永忠
冯伟民工作室创意总监冯伟民
广东金意陶贸易有限公司钟立风副主任
黄广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经理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黄春林R&D经理
黄健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韩燕明,佛山市蔡华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
曾泉是佛山市董鹏陶瓷有限公司的董事
霍,石湾陶瓷厂创作室主任
广东金意陶有限公司副部长戴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