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在2021年第六期《群言》上
仰韶文化彩陶
中华文明延续了5000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但是如果你问为什么,很多人可能会一时说不出话来。有人说中国古代大量文献记载了5000年的历史,也有人说中国古代历史不可信,甚至是“传说和神话”。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那么百年考古学能否对“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重要问题给出答案呢?其实《中华文明五千年》隐含了三个细节问题,或者说文字可以分为三个具体问题,本文可以详细解释。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什么时候算起的
为什么中华文明是5000年而不是4000年、3000年?这是我们最想知道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结果。中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把历史和人性的开端放在“五帝时代”,而“五帝”逐渐变成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对黄帝的尊敬和祭祀在不同的时代得到了不同朝代的认可。但是,这种身份被具象化到了一个时间或时代的节点,或者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是流行于近代。辛亥革命时期,为了反清革命,仁人志士大力提倡黄帝纪年,纷纷推算黄帝时代。刘写道,1903年被推定为4614年的黄帝时代;1905年,同盟会《人民日报》以公元前2698年为黄帝的始年,确定该年为中国建国时的4603年。中华文明的时代问题看似是一个时间或文化内涵的问题,但实际上它始终具有“政治意义”。
此外,许多学者认为,在黄帝之前,有一个部落首领是炎帝的时代,炎黄在大众意识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开端。就这样,“中华五千年文明”逐渐成为共识,无论从黄帝还是更早的炎帝。
考古上,我们注意到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括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长期过程。
大约6000年前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相关聚落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开启了文明的进程;之后,经过庙底沟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第二阶段,约43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了明显的民族形态,进入文明社会;经过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发展,形成了文明中心的地位;随着后商业周时期的巩固和进一步快速发展,中华文明逐渐走向辉煌。
在长江下游,至少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宋泽文化早期,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进入了文明起源阶段;从5300年前开始的早期良渚文化,到大约5000年前开始的中期良渚文化,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证实,此时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红山文化大约出现在6700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延续了1000多年。它持续发展到约5300年前的晚期,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大约5000年前,红山文化末期社会分层加剧,进入文明时期。今天,中国其他地区,如海岱地区和江汉平原,大多在大约4500年前进入文明社会或接近文明门槛。
鉴于以上,我们统称“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连续的
中国近百年的考古实践,尤其是史前考古的事实告诉我们,今天中国不同史前地区考古文化的文明进程是多元的,或者说是多线的,而不是单线的;就其发展演变而言,有的是进化的,有的是退化的,有的是不断进化的,有的是某种程度上断裂或中断的。值得注意的是,退化或破碎的区域文明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重要的文明因素被其他区域文明吸收、融合、改造,作为文明基因传承下来。因此,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是一个持续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文明。
当中华文明进入夏商周历史时期,虽然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但文明社会的核心内涵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皇家学会”。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夏、商、周,还是秦汉至元、明、清,都以“王”为中心。从王霞、王上、纣王,到秦以来高度集权的帝王,王权是社会统治的核心。即使在“五帝时代”,历史也是以英雄领袖或帝王如燕、黄、尧、舜为中心来记载的。相对应的,王权等于国家,夏、商、周以来的朝代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尧、舜等祖先创造的国家的继承者。后人为了获得政权的合法性,会追认甚至牺牲前代皇帝,后世都城的帝王庙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礼乐文明或礼仪社会。规范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的行为、身份、礼仪等社会关系,或者说是说话、敬人的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统治模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谈论礼仪,强调礼仪,说我们是“礼仪之邦”。第三种是文字或汉字。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文明载体,尤其是作为汉字的汉字,从甲骨文流传至今。即使是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朱砂书写,比甲骨文更早,属于甲骨文系统。当然,不能排除早期文字的存在,但考古尚未发现。总之,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不断证明,是繁衍发展的记录。
因此,中华文明虽然在世界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但它一直在发展,从未停止。
海纳百川,务实创新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灵魂
百年考古研究表明,海纳百川的特色和务实创新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思想灵魂,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早期就已具备。
今天,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早在新石器时代,每一个地理单元,如廖燕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区,都有自己的考古文化发展,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虽然他们各自的文化不断或缓慢地演变,但这些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就某一考古文化而言,文化互动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周边考古文化先进因素的不断趋同。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吸收了江淮地区的凌家滩文化,还在千里之外的西辽河流域发现了具有红山文化特色的玉器。晋南的陶寺文化包含了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东北的小河岩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等诸多周边文化的先进文明因素。在夏朝中后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四个方向的先进文明交汇融合的因素达到了一个高峰,二里头礼仪文明向周边地区和更广阔的地区传播成为常识。最近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重大发现表明,古蜀文明具有中国中部殷商青铜文明的诸多因素。中国早期文化多样性、多元性的客观存在,使得不同文化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开放、融合、互鉴的文明特征。
这种以多元、包容、融合为内涵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尧舜时代是和谐思想产生的重要时期。《尚书·尧典》说:“秦思和,云和万邦和,李玟时时刻刻和”,描绘了温柔敦厚、敬服九族、和万邦和的政治主张。《五帝史记》描述了姚的功绩:“九族不仅尴尬,而且百姓;人民清楚,与所有国家和谐相处。”坦率地讲讲姚的“和”的思想。
这种和谐思想形成后,影响深远,很多先秦家庭都受到了影响和传承。在我们熟悉的《论语》中,“和为贵”,礼仪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和”。这一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各国和谐相处,各国共同发展,用今天的话说,不就是构建人类共享未来的共同体吗?
更重要的是,这些史前地域文化对外来文明因素的吸收和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相当程度的改造,有很多创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华文明就像一个大熔炉,把外来文明因素融为己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鸟纹和变异鸟纹,源于大汶口文化,进入良渚社会后与神的兽纹结合融合。龙山时期,陶寺文化差异吸收外来先进文明因素,如创造性地使用范铸铜容器,成为夏商周时期辉煌青铜铸造技术的开端。日常用具也进行了改造,一些非常重要的用具甚至不太可能有与产地相同的文化现象。比如良渚文化之后,中原龙山文化体系中散落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玉器,被改造为世俗化的装饰性穿戴物品。
在5500年到4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城市建在星空中,城市是为了保卫君主而建,郭是为了保卫人民而建。无论君主还是人民,人民都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的务实理念由来已久。这座天文台是4000多年前在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观象的时机是教与物候密切相关的农时,发挥的是农事,即主要用于指导农事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支撑。显然,重视农业生产是古代社会最大的实用主义。可见,海纳百川、务实创新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灵魂。
总之,对于延续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来说,传统文化和文明是今天中国人的祖先,无论炎黄传说,还是尧、舜、禹、夏、商、周的早期,乃至今天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从未中断,祖先的身份延续至今。“古”是现代人的“史”,“祖”是现代人的“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中国意义重大。
作者: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