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朝代更替的前提是夺取前朝的都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灭前朝,然后起义军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没能在唐朝顺利实施。连唐朝的都城都倒了六次,但唐朝依然没有灭亡。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和老邢一起看看唐代“仙体”的秘密。
一、多系统王朝
自唐太祖李渊在长安称帝以来,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唐高宗时期,他开始下令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都”。此时长安和洛阳都是地位平等的都城。
武则天登基时,定洛阳为都城,长安降级为陪都。当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长安的人口急剧增加,加上人们的滥耕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渭河成为地上河流,所以长安经常遭受旱涝灾害,不仅造成长安附近的粮食产量减少,还造成南方的粮食通过水运运往长安,无法保证长安的粮食供应,只能选择迁都。
另一方面,洛阳与长安截然不同。洛阳没有因为毁林而减少粮食产量。此外,洛阳依靠杨迪皇帝修建的大运河,可以通过水运及时将苏杭的粮食运送到洛阳。这样洛阳就成了中原的粮仓,也就不缺粮食了,于是唐朝不得不迁都洛阳。
安史之乱后,在河北作战的安禄山攻占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带着文武官员逃到成都,把成都作为唐朝的首都。虽然安禄山攻占了长安和洛阳,但江南地区的粮食不再运往关中地区,很快洛阳的粮食几乎消耗殆尽。安禄山不得不先返回河北,只留下少量士兵守卫两个城市,而唐肃宗则依靠长江和淮河的财富。
可以看出,唐朝都城虽然沦陷,但多都城制避免了皇族的灭亡,并凭借“南京”的政治地位,再次集结兵力进行反击,从而避免了唐朝因都城失守而亡国。正是这场内乱让唐朝的统治者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阻止了下一场灾难。
第二,经济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者意识到,将所有的政治、经济中心都放在一个都城,在都城沦陷后,已经不能为反击提供税收,这次内乱也印证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江淮地区的赋税,唐朝也不会有赋税来支持士兵作战。
因此,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重心开始从关中地区转移到江淮和河南地区,而关中地区只是作为政治中心,这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唐朝中后期,内乱频仍,长安、洛阳屡遭叛军攻破,唐朝统治者再次逃往都城“南京”。
唐朝依靠江淮地区和河南地区来保证税收,但是突破关中地区的叛军只得到一个空的炮弹,经济命脉还掌握在唐朝统治者手中。叛军不仅发不出工资,还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叛军在唐朝的反击下不得不放弃抵抗,沦陷的长安、洛阳再次回到唐朝统治者手中。
第三,西部边疆的稳定
唐朝虽然疆域十分辽阔,但关中地区距离西部的吐蕃太近,很容易面临来自西部吐蕃国的威胁。大唐和吐蕃虽然多次联姻,但双方之间的战争也不少,自唐朝建立以来,与吐蕃国的战争不下40场。
唐朝英勇的士兵多次战胜敌人,进一步扩大了西部边疆,保证了关中地区不再受到吐蕃国的侵略。此外,公元849年,吐蕃发生内乱。吐蕃将领趁机发动兵变,占领甘肃等地,主动向唐朝投降。后来吐蕃无力解决内乱问题,只好求助于唐朝政府。唐朝镇压内乱后,吐蕃知道自己无力对抗唐朝,于是与唐朝结盟划界,西部边疆进一步扩大。关中地区再也不会被敌人的进攻所困扰。
此时长安位于渭河之西、西域之东、秦岭之北,是中唐时期的绝佳位置,而东西南北易守难攻。凭借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长安再次成为唐朝的政治中心。
第四,藩镇帮助唐朝安定下来
如果仅仅依靠地形,当唐朝再次遭遇内乱,当叛军由北向南进攻时,长安城不会再次沦陷,统治者因为三面危险而无法逃脱,导致国家灭亡吗?这样想是个大错误。唐朝为了保卫关中地区,借鉴了西周分封制的经验。
唐朝在中后期建立了藩镇制度,类似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但与分封制不同的是,唐朝的藩镇制度不仅服从中央政府,而且独立自主地为战争辩护。同时也将其管辖范围内的税收移交给中央政府,避免了藩镇征税,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藩镇的控制。
唐朝中期虽有藩镇叛乱,但只是少数藩镇叛乱,绝大多数藩镇仍听命于中央。因此,即使长安、洛阳沦陷,这些藩镇势力仍然可以靠自己抵御敌人,不会因为没有资本而走自己的路。
结语:唐朝虽然遭遇了六国都城的沦陷,但却通过多都城制度避免了亡国的命运。不仅如此,安史之乱后,还阻止了敌人控制南方的经济命脉,为中央反攻奠定了基础。在军事上,中央政府通过藩镇制度,不仅将军事力量分离,还允许藩镇纳税,避免了藩镇有时间自重拥兵,违抗中央政府的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