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中国人来说,所谓的乡愁,是年少时壮志未酬的遗憾,是年老时回乡的呼唤。万千乡愁汇聚到舌尖上的一个点,那是母亲的味道。中国妈妈,转身默默消化生活的苦涩;回首往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孩子留下甜蜜的回忆。2020年春节,和“中国人的一天”网站一起品尝母亲的味道。今天的味道是摄影师赖新林做的豆腐。
母亲和她的客家人做豆腐
豆腐脑是客家名菜,在江西客家人的餐桌上尤为常见。客家人对家乡的向往,离不开强烈的做豆腐的味道。
摄影&作者/赖新林
设计/胡志辉?编辑/匡匡
生产/现场
豆腐是一种从世界各地很容易得到的食物,鲜肉和其他制作豆腐的材料也很常见。我当记者十几年了,一直在世界各地采访。每当我看到这道菜,我都会点它。吃了无数个版本,都没有我妈做的客家豆腐大。
妈妈和奶奶在磨豆腐
妈妈坚持用传统工艺做豆腐,觉得有“以前的味道”。
豆浆在锅里煮至沸腾。豆浆舀入模具,用纱布覆盖并压实。豆腐两三个小时就成型了。
豆腐的制作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味道却大不相同,家家都有自己的味道。
将新鲜豆腐切成小方块,中间用勺子挖出一个船形凹槽,里面填满馅料,这样造型就完成了。
豆腐馅类似于北方的饺子肉馅。鲜肉三肥七瘦,用快刀切碎,配上料酒、酱油盐和葱花,腌制五分钟。
锅里放油,煮至沸腾,然后做豆腐滑到锅底,热油炸至金黄色,然后翻面炸至豆腐皮金黄,重复几次。
加盐,淋上红薯粉的酱汁,倒出来,撒上葱花和红辣椒粉,一道美味的客家豆腐就完成了。
妈妈煮客家豆腐
这道菜是我在外漂泊时乡愁的真正载体,是思念母亲的滋味,是深深乡愁的特殊象征。
母亲做了一桌菜
妈妈做的豆腐味道有什么区别?除了技术上的差异,可能还来自于情感上的依赖。
妈妈真的是一个好厨师,几乎一生都离不开美食。
母亲在农村出生和长大。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着奶奶去花园里摘菜。
母亲在乡下祖母家照料菜地
我妈妈学习不多。嫁给父亲后,父亲在乡政府工作,母亲留在老家种地。她勤奋工作,使我们的花园成为村里最完整的品种。
母亲在她的菜地里摘了许多新鲜蔬菜
妈妈种的各种时令蔬菜,配上爸爸偶尔从村里买的猪肉,是小时候最美味的菜。
我妈说别人家的园子里什么都不缺,还努力种别人没有的新品种。到目前为止,村里还是有老人用这个夸赞她。
六岁那年,为了弟弟和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把我们一家从农村带走,母亲告别了自己的花园,正式离开了这片土地。她在父亲的单位从农民变成了厨师。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一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他们的父母还很年轻
妈妈把自己在家种地的勤奋和创新用在了做饭上,她的厨艺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口碑在当地传开,邻近单位的朋友都来我爸单位吃饭。
我上中学的时候,妈妈为了充分照顾弟弟和我,就成了全职主妇,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里。
一家人聚在一起,妈妈永远是厨房的主角
我和哥哥上了大学,离家读书后,妈妈做的饭成了我最幸福的梦。
每年寒暑假,坐夜车回家,总是接近凌晨。晚上,我可以看到父母在我家门前的路灯下焦急地等待。一桌子菜还冒着热气,其中总有一种我向往的豆腐。
大学毕业上班后,回家的频率逐渐降低,吃妈妈做的饭更是难上加难。我妈妈做的菜的味道经常让我错过我的梦想。
妈妈擅长客家家常菜,当蔬菜是亲自种的,腊肉是自己做的。
每次回家,我妈都会把她在保留地种的各种蔬菜、腊肉、土特产打包到我的汽车后备箱里,装得满满的,让我能品尝到千里之外上海老家的味道。
春节回家,平时回家,行李箱里总是装着妈妈做的菜
我们离开家乡十多年后,村里所有的劳动力都出去工作了。就像我们母亲荒芜的菜园一样,村里的田地和土地都长满了杂草,渐渐地我们家乡就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了。
奶奶的村子也是我妈妈长大的地方。现在村子周围已经建起了许多建筑物。
后来,孩子们都被年轻的父母带到城里学习。那里只有腐朽的土房和新建的建筑,一年有几天没人住。
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空贝壳,并逐渐使手工食品等传统工艺渐行渐远。
反季节蔬菜,机器代替了劳动力,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我们的味蕾,改变我们对传统食物味道的记忆。
妈妈正在煨客家米酒,把米酒封在酒缸里,然后用稻壳烧
只有像妈妈这样的人还在坚持传统和自我生产。无论是县城开的菜地,还是每年回奶奶家用磨豆腐的传统工艺,都是对土地和传统的一种留恋和致敬。
离开外婆家,妈妈走下山路
奶奶送了一只土鸡给妈妈,她养在院子里,准备过年给我们炖鸡汤
我奶奶老了,我妈妈有很多健康问题。我每年都忙于工作。不知道能不能喝妈妈做的甜豆浆和自己炒了好几年的客家豆腐。
母亲的味道能遗传给我们这一代离开家乡的人吗?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