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几何直觉的角度,我们可以解读和认识到甲骨文数字具有几何物理意义或物理意义。第4264件甲骨文集锦中的数字记录了古代学者反过来发现宇宙整体的绝对运动在三个过程中有无限循环,任何过程都是分三个阶段发展的,即第一单元在一个虚拟的空两个和六个截面的闭环上分三步和七步对循环进行无限测量。第9810期甲骨文的数字描绘了宇宙在八段虚空闭环上的九步循环无限测量及其十进制循环无限记法的起源。
关键字
直接体验;公理;算术几何;整体;循环
1汉字和数字
甲骨文中的数字是指殷商时期龟甲、兽骨上描绘的数字,又称数字。辞海:“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物之一有大约6000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和后来的金文。现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的。”再次:“金文——原名‘钟鼎文’。即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铭文字体与甲骨文相似,铭文字数较少。西周铭文工整,字数众多,多达近500字。大多与仪式、锡令、征伐、契约等有关。,历史数据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辞海》似乎很不充分,因为它没有提到甲骨文中的数字。和冯说:“数字是人类发明和使用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之一。每一个古代文明,有文字就一定有数字,每一个古代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国古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x的数字系统是从殷商时期形成的。然而,为什么这些数字是这样写的呢?这个样子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
西北师范大学数字信息学院的孙明福、徐彦辉说:“汉字的识别和书写活动,可以看作是一些早期的几何活动。”作者发现,甲骨文中数字的识别和书写活动可以看作是数学几何知识的学术活动,即数形结合的几何知识,是中国历史上或古代文明中最早的数学科学来源。
数学家华在《数学的运用与发展》中说:“数源于数,如一、二、三、四、五……一、二、三……等。数量源于数量。先以一个单位为标准,再逐一衡量。”吴文俊《数学的概况与发展》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字和形式是有机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在古代,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传达了形状和数量这两个概念。”在人类认识和形成数的概念之初,没有具体的事物,数就不能存在。数字的意义在于表示某种测度的存在,并用数字记录这种测度的经验或计算结果。测量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几何图形简称为“形”。
物质的几何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说:“学术界对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因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或以不同的方式研究甲骨文的含义。”通过使用操作单个对象的实用方法,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到对象是有形的、形状有编号的或形状匹配的。从几何直觉的角度,我们可以解读和认识到甲骨文数字具有几何物理意义或物质的几何意义。首先,在物质的几何中,绝对运动的形式是宇宙的抽象,绝对静止的形式是虚空。从古至今,宇宙是一个绝对运动的东西。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没有运动就不可能有物质。
现在,从几何直觉的角度对《甲骨文全集》第4264篇和第9810篇进行解读和鉴定。结果表明,最迟在殷商时期,中国古代学者实际上发现或提出了定量研究整个宇宙的几何理论起点——理论初始假设或公理:“宇宙只有一个”,并发现宇宙处于虚/[/k0。
图A:《甲骨文合集》第4264部电影的正面和第9810部电影的正面及其数码拷贝
因此,根据直观经验,古代学者发明了10个具有公制几何意义的基本数字,“一、二、三、五、∧ ┼八、九”及其十进制记数法,记录了整个宇宙在虚空闭环路线上的无限测量步数,即这些记录都是虚/[/k0/。现在,我们可以再现古代学者对单个物体的简单实际操作,直接体验有形物体,然后分配数字来定量描绘和研究绝对运动的物体,从而重新发现或认识到这些数字具有材料的几何意义。
2.1宇宙整体的绝对运动:三过程循环无限状态
可以想象,古代学者取一根直的草茎——线段AB,然后应用某种形式的自测或对折得到图A -a1,便得到图A -a2。在图A -a2的基础上,对折得到图A -a3,从而得到直接经验的感性认识,即在图A -a3中:
绝对行动者AD是也只能是整个宇宙的抽象;
绝对不动CB只能是虚空;
不动的CD,与整个宇宙的AD重合,是也只能是宇宙在虚空中移动的地方。
图一个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三过程循环无限状态
图A’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三过程循环无限状态的原型有向下和向上的分支
在上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图A -a3进行经验展开,得到图A -a4。在图A -a4中,整个宇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物质状态。因此提出了理论初始假设或公理:“宇宙只有一个”,即图A -a5。通过数形结合对整个宇宙进行定量描述,在虚数空中记录宇宙的绝对运动,得到图A -a6和图A-A7。图A -a7展示了虚拟空第一步宇宙的状态。如果宇宙从图A -a7的庇护所移开一步,就会得到图A-A8。再往前走一步,你就会得到图A -a9。由图A -a9描绘的宇宙绝对运动的整个过程可以表示为图A-A10。图a -a10也可以表示为图a -a11,称为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三过程循环无限状态。“无限循环”通常被称为“循环”。图A的原型是图A’,即把图A -a10中1/3循环截面的实线段叠加在1/3循环截面的虚线段上,然后在虚空闭环路线上还原成对宇宙整体无限测量的几何模型。它有两个相邻的向下和向上的分支过程。
2.2宇宙的任何分支过程都处于三阶段发展状态
我们取一个草茎,长度是AB线段A1B1的两倍,即A1B1 = 2 AB。然后,对图B -a1应用某种形式的自测或折叠,得到图B -a2。在图B -a2的基础上对折,得到图B-A3。在图B -a3的基础上对折,得到图B -a4。
和图A一样,可以知道图B -a4中的绝对行动者A1E1代表整个宇宙,从图B -a4推导出的图B -a8是虚拟空第一步包含宇宙的状态。
如果宇宙远离图B -a8的遮蔽,移动一步,就得到图B-A9。以此类推,推出了图B -a14,称之为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七步循环无限状态。把图B -a14描绘的宇宙绝对运动的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表示为图B -a15。
和图A到图A’一样,图B的原型是图C,它有向下和向上的分支过程,任何一个分支过程都有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六节虚拟空闭环路线上宇宙绝对运动七个阶段无限循环的度量几何模型。
图B 7步循环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无限状态及其以7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的形数组合的几何形式
图C宇宙的任何分支过程都是形状和数量结合几何形态发展成三个阶段的原型
2.3第4264件甲骨文集的编号
上面提到的宇宙绝对运动的几何原型是:测量单位I在两个结的闭环上进行三步循环无限测量或在六个结的闭环上进行七步循环无限测量;但是当你展开它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留在虚拟直线上的三步或七步测量记录;如果我们想继续记忆宇宙的绝对运动步数,就必须把假想的直线还原成一个闭环。甲骨文合集第4264篇中的数字记录了这种循环测量的步骤,其解释和识别如下:
图A-1:第4264件甲骨文及其数码本正面。
最开始的基本数字“一、二、三”的几何意义是,直观经验中依次出现的数字,通过绘画或积画成数字,按照一个系统进行累加或累加;除了基数一,其他的数都是先有序数再有基数。比如第一、二、三步,然后一共三步;也说明后继者反过来继承了这个意思。
中央盾形图案周围记录了两组数字,中间的一组突出显示这是连接左右数字的步骤。
上面记录一二后面跟着一二三意在表示测量单位一在闭环“一二”上循环测量,第三步是循环;也可以解释为“121”,这是一个产品的形状,相当于“123”,所以“3”是一个连续的步骤。也就是说,它旨在表明在具有两个分支的闭环上循环的单位1的无限测度的存在性。
左侧一组数字记录“123456”,然后在右侧重复这6个记录以显示这是一个圆形测量记录,后面跟着一个数字“┼”;但是这一步应该是一个循环,没有必要再做标记;如果因为展开表示累积的步数而做了另一个标记,则该步中“一”的符号“┼”用于表示循环。左六对应右七,这意味着六与重复的七相连,形成一个闭环,从而继续循环测量。这两组的13步记录和它们的排列也是为了显示在6节的闭环上循环的单位1的无限测量形式的存在。
六具有二分支线的形式特征,这似乎表明它可以构成宇宙大循环闭环上相邻的二分支过程。
再者,第五步被记录为一个“五”,两条画线“二”中间有一个交错的“╳”符号,这似乎表明把虚空宇宙运动的五步记录看作宇宙绝对运动循环的无限状态是错误的,相邻的两个分支过程遵循闭环;因为宇宙绝对运动的五步循环状态不能像图A或图B那样根据单个物体原有的具体操作经验得到,也不能用纯循环小数来表示。
上述单元1证明了两段闭环或六段闭环上三步或七步循环无限度量的存在性,即本文给出的图A到图A’和图B到图C的推导过程。
宇宙绝对运动的统一几何模型
3.1九步循环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无限状态
根据“宇宙只有一个”的公理,图丁-s1可以结合图B -a14和图A -a7中的宇宙形状得到。然后宇宙继续测量虚空,就可以得到整个宇宙在虚空路线上运动的9步循环无限状态。它的原型是8步虚拟空闭环路径上的宇宙循环无限测度。也就是说,图灵-s4中循环节点实段的1/9叠加在循环节点虚段的1/9上,测量作为一个循环中的一个步骤继续进行,然后还原8节点虚空闭环上宇宙循环测量的模型。图丁结合了图A和图b,把宇宙绝对运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的宇宙模型可以用分母为3、7、9的所有真分数和十进制的循环段来表示,即图E和图1中的表1。将图1中垂直线上端的实段循环节点1与下端的虚段循环节点1重叠,作为继续测量的步骤,即在8节的虚拟空闭环路径上恢复宇宙循环测量的几何模型。
图丁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绝对运动及其以9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的形数组合的几何表示
图E表1至图1
3.2十进制循环无限记数法
上面提到的宇宙绝对运动的几何原型是,Unit One在一个有八节的虚空闭环上做了一个九步循环无限测量,但展开后可以看到,在一条虚空直线上还留有九步测量记录。要想继续积累宇宙的绝对运动步数,虚空直线必须恢复成闭环。甲骨文第9810号胶片记录了这种循环测量的步骤,其解释和识别如下:
上部记录在左右一两次重复中,然后在两次重复下面描绘第三个中心,意在说明第三次是周期测量的关键步骤;也就是说,右边的“123”是“123”闭环上单位一个周期的三步循环测度。
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重复右侧和左侧的数字12345678,表示是闭环上的周期测量记录,然后记录9;但是这一步应该是一个循环,没有必要再做标记;如果因为扩展显示累积步数而做了另一个标记,则记录为符号“九”以消除该步数,这意味着循环;擦除线有一个弯曲的钩子,尾巴向上,大致指向一个一圈又一圈的钩子。左八对应右九,表示八和重复的九形成闭环,从而继续遵循闭环无限测量。
图A-2第9810件甲骨文藏品正面及其数码拷贝
我们认识到甲骨文胶片9810的左边应该有16个数字,右边应该有17个数字。如果这33个数字是完整的测量记录,说明左侧的16个数字只是跟随8段闭环测量2周。右侧也记录了16步,但下一步17记录了一个“┼”;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环度量的循环,不需要其他标记;如果另一个标记指示累积步长将被扩展,则使用擦除符号“┼”。从第17步向后到第11步,很明显,第一至第七个基本数字是用来简化数字符号系统的。第十步,记录未使用的最简单的竖画“山”,于是“山”就成了第十个基本数字。此外,左侧的步骤16对应于右侧的步骤17,重复进行。这也意味着连接在闭环上形成一个循环度量。
这样,基于简单的原则,8段虚数空闭环循环到第11步,现有的10个基本数重复用于累加测量步数,于是十进制循环无限记数法就诞生了。事实上,表1和图1中完整的十进制纯循环小数及其循环节表示也就诞生了。
图二1656年甲骨文合集电影的正面
如果你问,为什么看到图D中表1的圆形截面只用了8个基本数字而不是10个?其实还有一个代表绝对的行动者——宇宙本身,宇宙本身随着每一个运动步骤占据或覆盖了一个新的虚空的地方;这样,8+1+1=10的形式构成了宇宙绝对运动的完整概念。“唐明的菜说:你是新的,你每天都是新的,你又会是新的”;宇宙整体闭环运动的每一步都遵循虚空永远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或否定之否定,但不能回到过去。
在表1和图d中,垂直线上端的实线段——宇宙所覆盖的虚空处,用8个闭环反复测量,也可以看作十进制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9,所以宇宙也绝对在虚空循环节9上运动。也就是说,对于整个宇宙无限绝对运动循环全过程中累积的虚数空步数,0代表任意虚数空位,显然存在+= =1,这意味着宇宙只有一个实体——测量单位叠加在十进制循环段9的最后一位,然后依次四舍五入为整数1,从而测量循环段9的每一位,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存在
换句话说,像二和六一样,八具有二分支线的形式特征,这似乎表明它可以构成宇宙大循环闭环上相邻的二分支过程。∧ ┼的八九数字也大大简化了笔画数。
上述10个基本数字,“123、5、∧ ┼ 89”及其十进制循环无限记数法,充分记录了宇宙整体绝对运动的无限循环规律及其几何特征或元素,有必要以最简单的方式形成形数结合的无限循环记数法符号体系。这10个基本数字在商代的《金文》中也有记载,其中第十个有三种状态,下面两个数字之间有一个描述,可以解释为:意在说明由10个几何特征或元素组成的整个宇宙绝对运动的全过程循环具有上分支和下分支的过程。“同”下有两个环形闭合场的注解,意在说明一个绝对作用者和三个以某种形式折叠一个草茎得到的虚空路由段,可以构成宇宙中三个过程无限状态循环的原型,并展示出遵循闭环的二分支过程的特征。曾伟峰先生是第一个用数学科学的考古学解释来解释青铜器铭文中的数字和“九”字的四种状态。详情参见参考资料。
图三金文
如果十进制记数法诞生了,人有十个手指是巧合吗?我更愿意说,这一定是比巧合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巧合。
第4264篇甲骨文的数量表明,古代学者发现了在2节闭环和6节闭环上循环的单位一的无限度量形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甲骨文第9810部电影中的数字表明,古代学者发现了在8节闭环上循环的单位一的无限测量形式的存在。也就是说,甲骨文图形已经表明,假设只有一个宇宙,宇宙的绝对运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形式和数量相结合的几何形式规律,其中三个过程是无限的,任何过程都是分三个阶段发展的,这就可以在循环测量的几何图形及其十进制循环无限记数法上,引出一个由十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定量体系;换句话说,定量系统是宇宙绝对运动的几何表示,本文给出了它的推导和证明过程。
4结论
上述研究还表明,从描述宇宙的绝对运动开始,具有宇宙理论意义的测量、计数和计数的量化体系开始出现,即初始基数只有一个代表宇宙的“一”或“一只脚”,记录宇宙整体绝对运动步数的数是虚空路径上的数——虚序数或虚基数。随着对整个宇宙“一尺”内测的深入研究,这些数字可以被赋予整个宇宙消散为混沌无序物质量子的基本含义,以及转化为量子凝聚有序可收集物质的序数含义。简单来说,整个宇宙中各种运动的数量基数系统——相对运动,只能反过来表示为以“一脚拍,一天拍一半,世界其他地方取之不尽”的余数和其“路宽可左右”的对称张量态来描述对宇宙内耗的排斥;这一运动处于宇宙循环中宇宙过程的下分支的第三阶段。详见《学习一半:数论与宇宙数论的起源》。
通过长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确认商代是一个文化发达、科技繁荣的时代,在建筑、冶金、农牧、医药、天文历法、气象、文字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循环无限测量的几何形式及其计数方法可能为天文观测记录和历法计算提供严格的定量基本规则。天象历法的发展要求对宏观现象进行系统的数值量化、测量和计算,这自然涉及到宇宙的概念,引出对整个宇宙的探索和思考,从而产生一个系统的、理论的数字符号系统,可以定量地刻画宇宙的各种运动变化,发现其规律,进而进行可靠的计算或预测。比如发现一些作物在大收获年和小收获年的闭环中做出三年周期变化规律,进而做出可靠的收获推测或预测。用数字量化的意义在于表明某种测度的存在,这是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形式是数字的根。因此,研究甲骨文的数字必须在几何中找到一些东西。
参考
孙明福,徐彦辉人。几何论证的教育功能与课程改革——读《标准》的几点体会。数学通报,2001:25。
,冯。祭祀柱和甲骨文的起源。生根,2015:24。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编辑组。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1978。
钟源。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刘一曼:我的骨科学研究之路。该报,2019年12月30日。
曾伟峰。论动力学中形数结合几何的公理化方法。科学之友,2009年11月:1-6。
阎敦杰。中国数字文字使用史。科技史文集,数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9。
曾伟峰。动力学中形数结合的公理几何方法。科学之友,2010年4月:2。
吴文俊,总编辑。中国数学史第一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