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出版7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了《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自参与两刊编辑出版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回顾期刊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提出期待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新,“两刊”将以70年为新起点,继往开来,更进一步。
陈云台院士
陈云台,地球物理学家,1940年生于厦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院士,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高峰行动计划、优秀行动计划中担任评委或监督者,1988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联合编委会编委,密切关注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两刊”的发展。
在《两种期刊》出版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陈云台院士,请他谈谈对《两种期刊》和中国科技期刊的看法。
如何评价一个科学期刊是否“优秀”?
国家有关部门对科技期刊指标的评价,对期刊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你曾多次在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技期刊项目中担任评委。你认为科技期刊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科学期刊是否“优秀”?
陈云台:科技期刊评价是个难题。用一个特定的指标对期刊进行定量测量是一种相对容易的方法,但可能并不准确。我参加期刊项目评审的时候,看到期刊编辑都很努力,对期刊评审很投入,实际资助金额可能不大。然而,每个人都花了很长时间准备项目评审答辩,这让我非常感动和钦佩。我理解期刊编辑的心情。毕竟,能否通过评估,能否获得资金和支持,对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期刊项目评价主要从学术指标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来考察期刊。学术指标主要是影响因子、发表文章等客观数据,而专家评价更多是从期刊内容、口碑等主观感受来衡量和评价。
科技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交流和储存的主要载体,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具体体现。因此,评价科技期刊的优劣,最重要的是发表的成果是否优秀。如果一个科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是原创性、前沿性的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引起领域医师的兴趣和深入探索,那么这个期刊就是一个好期刊;相反,如果一本期刊在读的时候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跟着别人,追着别人的工作,给不了科学家学术上的触动,那么很难说是一本优秀的期刊。
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是发表好的科研成果,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论文才是好的科研成果呢?
陈云台:毛主席曾经说过:“人类总是总结经验,发现一些东西,发明一些东西,创造一些东西,取得进步。”我觉得这四个“成绩”非常适合用来评价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只有在观念上有突破,在方法上有创新,在结论上有进步,这样的成就才称得上是卓越的成就。
当然,优秀的成绩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些不符合主流思想和普遍认识的成果,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几年后就会被证明是正确的。从科学发展史来看,优秀成果在普通期刊上发表也很常见。比如一些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标志性论文,由于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一开始很难在各大期刊上发表,只能在普通期刊上发表。如今,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反的论文不容易在主要期刊上发表。这符合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
中国科学家要有“期刊为我出名”的精神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整体不够强大,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达到中国科学家的预期。许多中国科学家不愿意在中国期刊上发表他们最好的科研成果。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陈云台:我个人认为要明确期刊和论文的关系,有好的论文才能做好期刊;好论文到处都有发表。发表好论文的期刊就是好期刊,但反过来不一定——所有发表在好期刊上的论文不一定都是好论文。虽然好的成果没有在国际主要期刊上发表,但真正创新的成果,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是发表在任何期刊上的,并不影响它们最终被世界认可。屠呦呦教授的诺贝尔奖获奖代表作发表在中国期刊《科学通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关于期刊的评价,我说了很多,但实际上,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最终应该“停留”在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上。如果中国的科研水平落后,中国科学家没有话语权,中国的科学期刊很难发展好。编辑的努力当然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的基础科研水平。这不是仅靠编辑的努力就能推动的,还需要科学家的行动。
著名数学家许教授曾说:“我不希望我的文章因为发表在著名的杂志上而出名。我希望这本杂志因发表在我的文章中而出名。”我非常欣赏这段话。在我看来,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不应该追求“我以我的期刊出名”,而应该有“期刊以我出名”的精神。当一个期刊不是特别出名的时候,需要一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才能把优秀的成果投给它。中国这个科技大国,在国际学术传播领域确实需要几本领先的科学期刊。为了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竞争力,中国科学家可能有必要将自己最优秀、最前沿的、对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成果贡献给国内期刊,以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和科技出版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一旦建立,进入良性循环,期刊的后续发展会活跃很多,中国科学家也会有更好的发声平台。
目前正在实施的科研“代表作品”评价制度,在政策上强调成果本身,鼓励在中国期刊上发表代表作品。在稿件来源的激烈竞争下,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获得中国科学家的最佳成果?
陈云台:多年来,国内很多科研机构的成果评价都比较关注国际期刊。中国期刊真的很难获得中国科学家最好的成就。虽然目前有政策援助,比如院士候选人需要在以“两刊”为代表的国内优秀期刊上发表代表作品。这次改革的初衷是提升中文期刊的地位。对于高成就的科学家来说,将他的众多成就中的一两项贡献给国内期刊并不是问题,但对于那些成就不多的人来说,可能并不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政策推动期刊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家转变思维,发挥情怀,贡献最好的成果来支持国内期刊的发展。另外,不应该要求科学家单方面谈感情,还需要为科学家提供谈感情的土壤。比如,一方面不能要求他们向国内期刊投稿优秀论文,但在评价各种奖项时,只能由国际期刊牵头。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正在进行改革,希望能调动中国科学家的积极性,参与到包括“两刊”在内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来。
以发表中国科学家成果为主的中国科技期刊的水平,明显受到我国科研发展水平的影响。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科研环境和科学家的工作精神?
陈云台:和几十年前相比,我国现在的科研条件改善了很多,各种软硬件都很好,这从国家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现在真正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科研成果并不多。一般来说,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科研上投入的精力和精力并不多,离“互相追逐”的状态还很远,这可能与很多琐事和零散的思想有关。
有句话说,如果你看一家公司,你会在晚上看他们研究大楼的灯。如果晚上灯火通明,大家夜以继日努力工作,那么这个单位很可能实力很强,成就很多;相反,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人加班,公司就很难有很多优秀的业绩。要产生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就要有“国际水平的能量”。不加班就不能有领先的成绩,只能跑在别人后面。
科研工作者必须有持续的科研动力和热情。记得2009年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上的文章《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当时只用了4天就写完了;然而,在写作之前,确实花了很长时间阅读文献,调查和思考。科学研究需要时间和精力。前期基础扎实,后期才能高效写出来。
给“两种期刊”的信息
除了注重选拔最佳人选,发表推动学科发展、触动科学家的优秀成果,你认为期刊编辑还应该关注哪些工作方面?
陈云台:期刊工作前后有很多方面,从组稿、质量评价、编辑加工、后续宣传等。首先,从内容上把握高质量的成果,从审稿、出版上力求完美,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可,是首要的、核心的工作。其次,要更加重视期刊宣传。有些期刊做得很好,但经营它们的编辑可能只会努力工作,而不考虑外界的事情;有些编辑可能更活跃,期刊也很有名。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确实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期刊;但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编辑更活跃的期刊更容易赢得评价,更受读者关注。因此,除了编辑出版之外,还应重视期刊的宣传。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还需要注意收尾工作。有时科学家由于对论文内容过于熟悉,在表达上过于简单化、缩略化,在编辑加工时要辅助作者完整表达;或者个别作者的书面表达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外语方面。期刊可以帮助作者润色。良好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更准确的描述和更广泛的交流。
近年来,中国创办新期刊的热情高涨。你认为这两种期刊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陈云台:现在新刊很多,很多都办好了,这对“两刊”是一个挑战。过去,“两刊”在中国科学家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两刊”要发表最好的、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关心“两刊”发展的人的共识和心声。在新形势下,这两种期刊在中国科学家心目中保持领先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两刊”评价严格,出版质量高,这是“两刊”在国人心中的口碑,是有好处的。然而,在目前的形式下,“两刊”很难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这需要更多的努力。专业刊物是给本专业的人看的,专业领域的公认好刊物;综合性出版物面向更多的受众,这是两码事。个人认为“两刊”覆盖面太广,专业研究人员阅读不如专业期刊方便。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大部分都是与自己领域相关的成果,但“两刊”包罗万象,可能要看几期才能看到几篇可以用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一个缺点。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需要看很重的纸质期刊,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主题的文章。如果你方便地下载和阅读,缺点就会被削弱。
最后,希望“两刊”能坚守初衷,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我也相信,在我们敬业专业的编辑团队的努力下,在中国科学家的支持下,《两刊》一定可以做到这一点!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