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养蜂,邻居不舒服。记者苗健摄
长江日报4月5日报道,家住江安区洞庭街116号的张女士常年门窗紧闭,因为要防备一群不速之客——蜜蜂闯入。原来张女士的邻居在这里养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些蜜蜂在房子外面飞来飞去。她被蛰过很多次。为了避免蜜蜂再次伤害她的家人,她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一场“人蜂大战”。
4月5日,张女士向长江日报反映,隔壁邻居家里养蜜蜂,用蜂毒给人行医,但蜂箱就在窗台外。晴天,蜜蜂嗡嗡叫,飞来飞去,经常进入其他房间,附近的居民经常被蛰。希望有关部门能照顾一个,让大家都能有一个和平和谐的生活环境。
哭泣:邻居养蜂伤害社区居民
张女士说,她昨天在家摘菜时被蜜蜂蛰了。
"这些蜜蜂已经在这里养了至少两年了。"两年前,张女士在阳台上晾衣服时,被蜜蜂蛰了一下。当时她以为是野蜂,并不在意。后来和小区沟通,发现很多人都被蜜蜂蛰过。经调查,发现住在洞庭街118号二楼的一位居民养蜜蜂,用蜂毒行医。
邻居和养蜂人协商了好几次,对方始终不愿意搬蜂箱。无奈之下,每个人每天都要上演一场“蜜蜂大战”。
隔壁养蜂,邻居不舒服。记者苗健摄
“他不愿意搬蜂箱,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站在东边的阳台上,张女士指着对面的二楼,说对方在那里养蜜蜂。晴天,蜜蜂到处飞。她在窗户上加了一个纱窗,一年四季都很紧。她还买了杀虫剂。东边原本用来晾晒的阳台被废弃了,但效果甚微。这些蜜蜂不知从哪里钻进了房子。
“被蛰疼,整只手像火一样。”张女士说,如果一个成年人被蛰了,它会过去的,但她家里还有一个6岁的孙子。孩子被蛰了怎么办?
探访:蜂蜇伤治疗人,病人源源不断
在张女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洞庭街118号二楼的右拐角处。我一进门,记者就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用蜜蜂给一个女人扎针,房间里挤满了等待的病人。
这些蜜蜂装在饭盒里,必要时用镊子取出,然后绑在人体的穴位上。
隔壁养蜂,邻居不舒服。记者苗健摄
当一个拿着蜜蜂饭盒的老人从另一个房间进来时,记者以病人的身份进行了咨询。他自称是一位86岁的中医,多年来一直使用蜂蜇疗法。这些蜜蜂都被喂了药。蜂蜇疗法可以治疗失眠、通风、消除视力障碍等。所有来接受治疗的病人都来了。
如果这些蜜蜂伤害了人呢?按照老中医的说法,中毒只有被100多只蜜蜂集体攻击才有可能。一次蜂蜇伤很少引起全身症状,只是局部轻微红肿,不需要特殊处理。
动物专家:闹市区不适合养蜂,人工蜜蜂也有毒
动物学家杜友顺说,圈养的蜜蜂一般不会主动蜇人,但当它们感到受到威胁时,就会不顾生命危险发起攻击。养蜂场所应选择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无积水、小气候适宜、水源清洁,而人流集中的繁忙地区显然不适合养蜂。
同时,他提醒公众,圈养的蜜蜂也是有毒的。如果被蛰,要尽快将尾刺反方向刮,切记不要用手去拉,可能会导致尾刺扎得很深。尾刺刮除后,用肥皂水对被蛰处进行消毒。如果你有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的症状,你应该尽快就医。
武汉中医院长:蜂蜇是民间疗法,有风险
蜂蜇疗法可靠吗?
武汉市中医院院长李志杰表示,中医古籍中有关于蜂蜇疗的记载,但蜂毒属于生物药,使用时需要考虑个体是否有过敏史和个体耐受性,存在一定风险。目前蜂蜇治疗属于民间疗法,其治疗机制和风险控制尚无定论,市民在选择这种治疗方法时应谨慎。
律师:别人养蜂妨碍生活。居民可以提起诉讼
在采访中,许多居民质疑城市地区是否允许养蜂。蜂箱可以放在居民区吗?哪个部门可以管理?
记者了解到,根据《养蜂管理办法》,养蜂人应持《养蜂证》,联系蜜粉来源地区的养蜂主管部门或蜂业协会落实放蜂场所。原则上,转向蜜蜂的蜂场应间隔1000米以上,并与居民区和道路保持适当距离。
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张国振律师表示,目前法律规定并未直接禁止城区养蜂,《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仅明确禁止在城区饲养家禽家畜,饲养鸽子必须经体育主管部门批准,城区限制养犬。
"然而,仍然有一些法规可以用来管理养蜂业."根据张国振的说法,蜜蜂是一种昆虫,而昆虫属于动物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第八十四条明确规定,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涉他人生活。饲养动物扰乱他人生活的,受害人有权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张国振认为,本案中,如果老中医饲养的蜜蜂干扰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或者造成居民被蜜蜂蛰伤,居民可以选择单独或者共同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日,长江日报记者致电12345举报该事件,工作人员表示将核实后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记者还向市卫计委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了这一情况,两者均表示将立即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