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钱学森终于克服一切困难回到中国,并立即开始带领一批科研人员致力于“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他们的名字,离开了他们的家庭,在罗布泊的戈壁上努力学习,为国家安全事业奉献了半辈子。
幸运的是,上帝会有回报的。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威力更大的氢弹也成功试验。197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卫星被发射到了台空。当《东方红》这首歌在全国各地的电台响起时,无数中国人都做到了。
但知识往往像一个圆圈。圈子越大,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接触到的圈子外的未知也就越多。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我们有原子弹和导弹,但还是缺乏“对准”,这就使得远程导弹的精度不是很高。
但是,如果飞机装上原子弹,然后按照传统模式发射,这和之前的轰炸几乎一样,那就是倒退行驶。导弹的目的是即使远距离发射也能准确有效地打击目标,所以这种“定心”是极其必要的。
导弹安装“对准”,关键技术是掌握激光陀螺技术。所谓陀螺仪,其实就是一种形似陀螺仪的角动量探测反馈装置,可以辅助导弹修正其运动状态,从而精确打击目标。
因此,钱学森早在1971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他马上记下了两个笔记,分别是关于激光陀螺的原理和相关公式。但是,掌握原理是一回事,如何做应用又是另一回事。这两张纸上的内容很少,用这些东西做激光陀螺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两张纸也被称为“钱学森密码”。
当时钱老另有任务,无法分出精力研究激光陀螺,所以“密码”只能由其他学者破解。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一位名叫高伯龙的院士自发站了出来。
高伯龙出生于1928年。因为他在战争年代,他早期的阅读总是断断续续的。幸运的是,高伯龙努力学习,足够聪明,所以他在1947年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理论物理和激光研究方面造诣颇深。
1971年,高伯龙主动接过钱学森的纸条。高伯龙最初的工作是在激光实验室研究激光发射器,直到1975年才正式投身于陀螺仪的研制。
高伯龙的研究领域一开始是理论物理,但突然转向应用物理,难度可想而知。当时国内科研环境很差,甚至一开始没有专门的实验室。高伯龙只好找了一个废弃的食堂,改造成实验室。
而相关的仪器设备也很少,于是高伯龙开始到处收集废旧机器,并硬生生靠自己的动手能力造出了实验仪器。甚至在当时没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情况下,高伯龙还专程学习编程语言,自己编写专门的软件程序。
高伯龙院士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陀螺仪的研究上,完全忘记了在实验室吃饭睡觉。第一年,高伯龙被钱学森的密码迷惑,无法将这些理论包装成实际应用,以至于一年之内,他竟然瘦了30斤!
经过这样不懈的奋斗,高伯龙院士在18个月内彻底了解了钱学森的密码,开始致力于机械应用的开发。转眼十年过去了。
1987年,高伯龙拿出了激光陀螺的样机,虽然不能装上导弹,但也是一次突破。但在高伯龙高兴之前,1991年,美国战斧导弹展现出其高精度后,高伯龙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早已掌握了激光陀螺技术,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高伯龙更加努力,三年过去了。1994年,高伯龙终于拿出了一款完全实用的激光陀螺仪,标志着我国在精确制导技术上已经赶超美俄,进入世界前列。在这方面,我们不再受制于人!
但即便如此,高伯龙依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致力于陀螺仪和激光器的研究,把锐利的目光放在我们的导弹上,为我们的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直到2017年高伯龙院士去世,他才以89岁的高龄放弃了自己的整个事业。此时,距离他1975年正式投资陀螺仪研究已经过去了近43年。高伯龙院士用一生的时间“破译”了“钱学森密码”和“钱学森密码”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最终用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换取了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记住这些为和平铺平道路的先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